|
四川从群众期盼出发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
2009-04-30 |
|
编者按:到2010年9月,我省要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2009年是关键年、攻坚年。即日起,本报推出《决战2009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专栏报道,分析加快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客观展现其艰巨性,及时反映重建项目进展,展现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王代林 曾实
声音:
必须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基点,加快民生项目重建,尽快完成群众最急需、看得到、感受深的项目;必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重建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灾区群众心中最有数,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
民生项目:加快重建的重中之重
4月2日,汶川县三江乡。这个在地震中一度成为“孤岛”的偏远山乡,如今变成一个繁忙的大工地:穿斗木结构房屋在平坦处延伸,乡卫生院、中心校教学楼和宿舍楼均已近封顶。
“我们还将加快进度,医院和学校都会在6月交付使用。三年任务,我们力争一年多完成。”广东惠州市对口支援三江乡恢复重建工作组组长、惠州市市长助理范中杰告诉记者。
同一天,在成都,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到2010年9月,我省要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要求从群众期盼出发,切实增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主动性,必须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基点,加快民生项目重建,尽快完成群众最急需、看得到、感受深的项目;必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重建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灾区群众心中最有数,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
民生优先,一直是指导我们展开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理念。为努力实现“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住房、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等民生项目仍是加快重建的重中之重。最新的目标定位是:今年9月底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年底要全部完成;明年5月底要确保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要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明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两年内灾区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工99%。
关乎民生的重建项目正快马加鞭。这其中,农房重建一马当先,截至3月26日,全省在建32万多户,占重建总户数的24.4%,已竣工94万多户,占71.9%。另外,39个重灾县在建及竣工医疗设施项目389个,1966所学校开工建设。
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组织执行主管伯顿曾作为美国商界代表团的一员赴四川地震灾区。伯顿表示,中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面对这样庞大的灾后重建工程,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让人非常难忘。
又好又快:顺应百姓期盼
进展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央的新要求、与老百姓的愿望相比,我们还要强调一个“快”字。原定三年完成,时限原本就紧,再提前到两年,更加紧迫。仅剩下18个月,目标是累计完成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要达到85%左右,而目前,全省已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均为1/3。
相对于庞大的重建工作量,灾区干部们的切身感受是,必须要快,必须更快。具体而言,住房方面,城镇住房重建进度亟待加快。截至3月26日,在建9.03万户,竣工2.34万户,分别约占应重建31.5万户的28.7%和7%。医院方面,已落实资金的1355个项目中,512个项目在建或竣工,36个县因种种原因进展不够快。
面对最新调整的工作计划,灾区干部需要讲求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重点、突出重点、抓住重点,但也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追求完成工作量的高比例。
“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更是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考验。”有灾区干部感慨。
千方百计:破解“提前”和“加快”中的难题
3月19日,在都江堰市重建办的板房办公室里,幸福社区居民代表和当地银行机构正展开住房重建贷款谈判。
“我还差10来万块钱,没得银行支持,就修不起来。”受灾群众朱玉芳说。她的难题,是灾区各地各级政府和受灾群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据省建设厅透露,城镇受灾居民加固和重建(购)住房资金需660亿元,中央补助137.5亿元,还有500多亿元需要自筹。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落实资金92.4亿元,仅占总规划资金的60.4%,资金总缺口约60亿。从重灾区实际情况来看,国定重灾县间存在明显的资金不均衡现象,资金不足及资金不平衡的现状,已严重影响恢复重建进度。
“从目前资金的平衡情况来看,除已落实各种政府性资金和一些对口援建资金外,其他资金有待努力落实。换句话说,现在1.7万亿的重建投资中,真正落实的约3600亿元,还有1.3万亿左右需要自筹。这是弹性系数极大的部分,抓得好就落实了,抓得不好就放空了。”首次全省灾后恢复重建责任主体及资金筹措培训班上,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和观点。
困难越大,越需要工作思路创新。研究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发挥政府性资金的乘数效应——这是我省面向各级政府主要官员及各地震受灾县干部,接连举办的项目融资培训班和灾后恢复重建责任主体及资金筹措培训班上的主题。
乘法怎么做?必须在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组建政府性投资公司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通过以整合政府存量资产和股权、矿权为主,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年初应运而生。作为省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其在为铁路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相关人士透露,在成立以来的短短两个月内,3A资质的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已取得数百亿“随时可以提款”的实质银行授信。
此外,经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省财政厅证实,在获准发行的180亿元地方债中,留存省级统筹的90亿元将委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项目实施,通过其融资平台吸引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从而放大债券资金的乘数效应。
广元市副市长孙贤龙说:“我们对组织政府性资金搞建设很熟悉,对组织银行贷款很熟悉。现在,如何通过政府性资金来做乘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项目建设程序的调整与改革,也走到了前台。
“现在一个项目从前期立项、审批到环评等一系列程序,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最快也要45天左右。”3月26日,刚参加完全省灾后重建责任主体及资金筹措培训班的罗江县县长徐光勇说。
其实此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为促进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发挥效益,按照从优从简的原则,会议对我省灾后重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管理权限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对纳入国家和省灾后重建规划的政府投资项目,除国家和省明确规定及需省协调平衡外部条件的外,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市(州)、县级。对纳入国家和省灾后重建规划、实行核准管理的投资项目,在省级权限内,下放农林水利、能源、交通运输、城建、社会事业、外商投资等类别的20多项核准权限。对纳入国家和省灾后重建规划,不需省、市协调平衡外部条件的备案项目,在项目所在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为了灾区群众早日入住新房,灾区孩子早日坐进新课堂,全省上下坚定信心,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
时不我待 加快重建
-本报评论员
中央从全局出发,对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工作的殷切期望。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力争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符合灾区群众及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强烈愿望。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我省3300多万人受灾,大量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被毁。加快重建城乡住房和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加快建设交通、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显得尤为紧迫、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外省务工农民返乡回流,我省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全方位扩大就业成为当务之急。加快以改善民生为基点的灾后恢复重建,既能够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条件,又可以创造大量就业需求吸纳灾区群众就业,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我们必须认识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把中央的最新要求及时转化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实际行动。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是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大局的现实要求。中央强调“把恢复重建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明确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为尽快走出低谷,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只有以非常时刻非常之举、关键时期超常努力来安排当前、规划未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通过灾后重建的刚性需求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全国经济大局作出贡献。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是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两个加快”的迫切需要。重建不是原地起立,而是发展起跳,重建关乎灾区未来。无论是创造发展优势还是改善发展环境,灾后恢复重建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机遇,机不可失,更不容贻误、不可错过。我们要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抢抓机遇,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加快实施一批涉及民生、基础设施、产业调整和城镇建设的灾后重建重大项目,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灾区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
2009年,是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攻坚之年。全省上下要切实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树立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加快重建步伐,着力攻坚破难,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促进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