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后首支爱心车队因行善成本过高 尴尬跑野的 |
2009-04-30 |
|
爱心车队运送物资到灾区(图片由省红会提供)
5.12地震后,第一个自发组织的爱心车队,奔跑在成都和各个灾区之间,40余辆车,4名组织者,200多名志愿者,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为灾区运送了上千次的医疗、食品、棉被、床具等物资。这上千次的自发公益行动,所产生的费用全部由这个车队的志愿者自己承担。
如今,爱心车队已经在为过路费、油费、食宿费犯愁。为解决生计,继续公益行动,昨(13)日,爱心车队的4名组织者向省红十字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利用车队拥有的资源,注册一个运输公司,以经营的方式一边盈利一边继续献爱心。
爱心自然结伴
震后首支志愿者车队
郝建,今年30岁,在金府路经营着一家工矿机电公司,这几年生意红火,是附近有名的女强人。去年地震时,郝建正在重庆谈生意。得知大地震就发生在四川境内时,她马上开着越野车和准备发往外地的200多台“头灯”,直奔都江堰。
不知从何时起,有车的爱心人士每天都会聚集在大慈寺,结伴往灾区运送物资。看到大家的爱心,郝建跟另外几人商定,组建一支爱心车队,最初的规模只有11辆车,由郝建任队长。
去灾区的路上,不断遇见有车的好心人士,他们也愿意加入进来。接下来的两个月,车队迅速壮大为拥有小车、越野车、货车的42辆车的大型车队,人数迅速扩大为200人。郝建与其他几位负责人提议,向省红会提出申请,由省红会来统一管理这支车队,车队也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红十字爱心车大队”,是全国唯一一支红十字会爱心车队。
爱心遭遇尴尬
油费过路费行善“成本”高
“收归”于省红会后,郝建发动车队成员筹集了1万元备用款,但对于庞大的车队开销,1万元简直是杯水车薪。郝建说,地震后,车队不论白天黑夜地往灾区运输物资,单向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有时一趟就是4000元的油费,货车的费用更高,而这还是在免去路费的情况下。去年10月,各灾区恢复收取过路费后,成本每趟又增加了15%,这让车队成员越来越艰难。车队成员的食宿费用,尽管大家都很节约,但产生的费用还是高得惊人。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始下降,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志愿者开始“接济”这些货车的油费。虽然大家知道,公益活动是全靠自己掏腰包的,但这样的支出让大家越来越不能承受。
另谋出路只好跑“野的”
对车队每个队员来说,这一年的爱心成本高得实在吓人。开公司的郝建直接现金支出达到了12万余元;外企员工伍健花销2万多元;有两家五金店的一位师傅,因为车队的事情常常不能兼顾生意,一年来的损失也有4万元左右……
当爱心遭遇到尴尬,大家开始自谋出路。爱心车队长期为灾区运送物资,不少人士都知道车队的名字和信誉度。有一天,几个新加坡人找到郝建,希望租她的车去灾区。郝建考虑半天同意了,这一次的生意,她和车队另外一名志愿者挣了900元。这个女强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为了900元“跑野的”。有了第一次后,车队后来又接了3个单子,赚了3000元,“全部用在了车队。”
爱心突围尝试
保证公益第一成立货运公司
车队还要不要继续运行?车队还要不要奔跑于成都与灾区?多次会议,多次商量,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一定要保住全国首支爱心车队!有队员提出,向省红会申请活动资金、向企业求得援助等,但都被一一否定。郝建深知,车队虽然隶属于省红会,但红会的资金都有自己确定的公益项目。虽然车队小有名气,但绝不能打着这个牌子到处向企业求助。
可是,郝建粗略估算,爱心大车队一年来的各项费用达到40万之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支持,仅靠车队成员东拼西凑,就算有省红会来规范操作、组织活动、协调关系,那这个组织还是会散乱,终有一天会土崩瓦解。”经过商量,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以商养公益!借车队现有的10多辆货车成立一个运输公司,在保证公益第一的情况下,经营一些运送业务解决车队的基本生存问题。
省红会宣传部部长刘强说,如果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性和活动权限上都明确界定了,就有可能帮助志愿者组织通过募捐等活动筹集经费,解决生存费用问题。志愿者行为发展过程中,生存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得一些必要的志愿服务不能持续。“爱心不能不计成本。”对于爱心车队想“经商养公益”的想法,刘强表示赞同,他认为草根志愿者组织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应该引起重视,“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民间志愿者组织可以实现自我‘造血’来维持公益行为的持续性,应该得到社会支持。早报记者宋建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