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公办 四七九联中不再收借读费 |
2009-04-30 |
|
今秋我市最后一批公办民助学校将回归公办体制
记者昨日从市教委获悉,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成都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市所有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今年将全部完成“回归”之旅。
今年秋季,包括石室联中、七中育才学校、树德实验中学在内的我市十余所公办民助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后将重新“回归”公办。这意味着,以前就读四七九联中需要缴纳的每生每年4000元的借读费将不再收取,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就读“回归”后的四七九联中的新生将只需要缴纳100余元的书本费。
体制:最后一批“回归”公办
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在办学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利用社会资金促进了教育发展。一批薄弱学校通过公办民助改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可,满足了老百姓“上好学”的需求。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国家七部委对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及规范教育收费作出了明确要求,我市所有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将全部“回归”公办体制办学。
今年,最后一批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全部回归公办体制办学,其中包括: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锦江区)、成都石室联合中学(青羊区)、成都树德实验中学(青羊区)、青羊实验联合中学(青羊区)、金牛实验中学(金牛区)、棕北联合中学(武侯区)、成都市实验中学(成华区)、邛崃实验中学、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成都航天中学(龙泉)、成都航天小学(龙泉)、青白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新都二中新繁学校、新都四中金都实验学校、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崇州市实验小学、崇庆中学实验学校、金堂沱江实验学校等。
▲新闻链接
公办民助学校的由来与回归
我市公办中小学从1996年开始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先后经过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曾多达30所。
公办民助学校,顾名思义,教学资源和师资都是属于国家的,学校在性质上姓“公”;民助,就是在当时国家办学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老百姓上好学、读好书的要求,收取了一定的费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当初的这些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在改制之初,大多是相对薄弱学校,经过引进名校管理和多年发展,很多公办民助学校逐渐发展成深受市民喜爱的名牌学校。
据介绍,截至去年12月,我市已有锦江区大有巷小学、青羊区少儿文化艺术小学、成飞中学、成飞小学、泡桐树小学分校、金牛区通锦中学、温江区成都树人学校、彭州延秀小学、都江堰水电十局职工子弟学校、新都一中实验中学及新津中学实验学校等11所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
招生:参加微机排位
“回归”公办体制后,这些学校的招生工作将纳入所属区(市)县义务教育段招生工作统一安排,与区域内其他公办学校执行相同的招生政策,即与其他学校一样参加微机排位。
市教育局强调,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后,须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有“回归”公办的学校将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以缩小招生规模或减少招生计划的方式招收择校生。
收费:和同类公办学校一样
市教育局规定,这些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后,将一律执行同类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不得另立名目收取其他费用。据了解,凡以这十余所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举办或联办的分校或校区,也不得再以改制为名搭车收费。
成功案例:石室联中、七中育才学校、树德实验中学
深受市民喜爱的石室联中、七中育才学校、树德实验中学就是在原三十五中、十中和一中的基础上进行改制的公办民助学校。当初的三十五中、十中和一中属于城区内相对薄弱的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三所学校不仅成为我市优质教育资源,还辐射带动了其他学校的发展——石室联中“联姻”原石人中学,建起了石室联中西区;树德实验中学“联姻”原光华中学,建起了树德实验中学西区;七中育才学校“牵手”原学道街中学、三圣中学办起了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并且都带动了这些学校的快速发展。本报记者张峥
晚报图形周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