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三年后 “背井离乡”大熊猫重回卧龙 |
2009-04-30 |
|
□数据表明:少数地方的破坏,相比面积20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来说,应该在保护区的自我调节能力内,有几条线路大熊猫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少了,但在其他的线路多了起来,卧龙的野生大熊猫顺利地度过了震后第一个冬天。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政办公室副主任王伦:卧龙的生态环境并没有被地震严重破坏,目前从卧龙出来的大熊猫聚集最多的雅安碧峰峡,虽然也是大熊猫的栖息地,但熊猫故乡卧龙的生态环境更适合大熊猫的生存。
卧龙到底还适不适合大熊猫居住?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受人关注的卧龙大熊猫度过了震后第一个危险和备受担忧的冬天。震后一年的卧龙,现在到底怎么样了?那些被迫“离家出走”的大熊猫们,还会回家吗?带着这些谜团,本报记者与地质专家谢洪一道,踏上了寻访大熊猫生存环境之旅。
一只野生大熊猫死了与地震无直接关系
一只野生大熊猫死了,因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成为震后首只死亡的野生大熊猫。去年10月26日,它被发现于卧龙耿达乡一村,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随即将其送到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基地的野生动物医院进行抢救。
经检查,这只大熊猫为雌性,体重60公斤,年龄偏大,极度营养不良。胰腺、肾脏、肝胆和心脏等器官不同程度变形、水肿和功能衰竭,并患有严重蛔虫感染。兽医对它进行了综合治疗,中心还专门抽调了人员对其精心照顾。但是13天后,这只年老多病的大熊猫还是走了。
工作人员在野生大熊猫死后不久,沿着它下山的足迹,探访了它的栖息地。发现它所居住的生态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也从侧面证实了野生大熊猫的死与地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外界对熊猫生存环境的担忧,还是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卧龙的环境到底还适不适合大熊猫居住?所有人都想解开这个谜团。
一条乱石嶙峋的路地质地貌改变最严重
4月8日下午的卧龙,阳光很好,仿佛驱走了在山谷间肆虐了一整个冬天的寒气。从映秀到卧龙,还有45公里的距离。虽然这条连接“特区”与外界的公路在去年10月15日就已抢通,但远没有抢通后的都汶路那样平坦。
走在路上,放眼看到的全是地震时被撕裂的山体,大面积的滑坡,似乎还有随时发生危险的可能。除了当地居民重建和购买生活日用品有计划的进出以外,一路上几乎看不到其他车辆。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谢洪说,地震后卧龙的地质地貌,在这一线,遭到了最为严重的改变。
地震后走过这条路,每个人都能亲眼看到沿途破碎的山体,都会对大熊猫的生态环境更加担心:这个满目疮痍的地方到底还适不适合大熊猫的生存?卧龙的大熊猫基地还适合继续保留吗?这样的环境也让人疑虑:震后的卧龙,度过首个冬天后,大熊猫们还好吗?
6只幼年大熊猫它们过得都挺好
地震后,圈养大熊猫并没有全部离开卧龙。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40多只圈养大熊猫,分别被转移到四川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成都大熊猫基地、北京动物园等地。为了照顾当地居民对大熊猫的感情,现在的卧龙,还有6只熊猫“留守”着。
4月10日的上午,在卧龙镇上的大熊猫安置板房内,6只未成年的大熊猫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竹子。大熊猫饲养员杨海迪说,它们都是2007年7月到9月间出生的。分别叫水灵、汪佳、文雨、清风、武俊和香格。其中,水灵和清风还是一对龙凤胎。地震后,6只熊猫曾随其他几只熊猫一起被转移到沙湾站,住在条件简陋的临时小木屋内。当时还是熊猫宝宝的它们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既不再跟饲养员玩,活动也变少了,还出现了腹胀腹泻的情况。让大家都非常担心。工作人员回原熊猫保护基地调查后发现,熊猫幼儿园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于是不久后将6个小家伙转回了原址。重回老家,熊猫宝宝的心情和身体状况才逐渐好转了。
去年8月份,出于安全考虑,饲养员再次将熊猫宝宝转移至位于原熊猫保护基地和沙湾站之间的临时安置点。安置点周围环境比较开阔,温度也相对高些,湿度却又低一些。虽然条件比不上原址,活动的空间也比原来小得多,但熊猫宝宝们在饲养员的精心调理下,渐渐适应了新环境,周围的竹子基本能满足6只大熊猫的需求。
四次检测结果表明大熊猫安然度过首冬
“地震对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杨小军是专司野生大熊猫野外保护、救护、巡逻任务的卧龙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局局长。地震后,他们的野外监测队对大熊猫的生态环境做了多次调查。杨小军说,调查采用的是样线监测法,即根据往年发现熊猫踪迹处,设置一条样线,对线路上动物活动痕迹及相应的环境进行监测,收集数据。2005年以来,他们在卧龙保护区设置了30条线路,平均每条有四五公里长,最长的达30公里。
每天没事的时候,张清宇都会在板房办公室内上上网,或者和同事聊聊天。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清闲的野外监测队队长在深山里监测大熊猫活动踪迹时所付出的艰辛。
地震一个月后,张清宇带着24位野外监测人员进入大山进行一个月的调查。接下来的9月和11月,他们又进行了同样的两次调查。今年2月底,卧龙遭遇50年不遇的冰冻天气,监测人员还是艰难地完成了第一季度的监测。4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拟订的30条监测线路中,除监测人员不能到达其中两条线外,其他28条线的环境的改变并不大。
“少数地方的破坏,相比面积20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来说,应该在保护区的自我调节能力内,有几条线路大熊猫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少了,但在其他的线路多了起来。”在电脑上点击着一张张红外线相机拍摄的野生大熊猫生龙活虎的照片,张清宇说,数据表明,卧龙的野生大熊猫顺利地度过了震后第一个冬天。
许一个美好的未来大熊猫两三年后“回家”
“卧龙的气候、环境、植被十分适宜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大熊猫肯定要回来。”对于外界一直流传的“卧龙破坏严重,能不能把熊猫基地搬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算了?”传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行政办公室副主任王伦回应的语气十分坚决。
“卧龙的生态环境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卧龙急切想向外界表达的信息。在王伦看来,目前从卧龙出来大熊猫聚集最多的雅安碧峰峡虽然也是大熊猫的栖息地,但熊猫故乡卧龙的生态环境更适合大熊猫的生存。由于原来的保护中心的位置已经不适合大熊猫居住,经过多方论证,新选的保护中心地址,就在离原来的不远的耿达乡神树坪。两者相距大约20公里,处于原来的保护中心到映秀之间的中心位置。
“位置更开阔,地势更平坦,更适合大熊猫的居住,也更为安全。”王伦说,援建单位计划在5月份就要开始重建新中心了。也许两三年后,“背井离乡”的大熊猫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住进新家。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炜舒张惠摄影朱建国卧龙报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