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四川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512位遇难者肖像 5月11日亮相地震博物馆
2009-07-25

  由朱成、谭云、钱斯华等近百名艺术家和雕塑专业学生联手创作的512位地震遇难者的浮雕铜肖像,将于5月11号汶川地震博物馆开馆时正式亮相,汶川地震博物馆是建川博物馆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命名为《尊容》的作品,是为纪念大地震罹难和失踪人员而专门创作的。包含512个雕像的《尊容》,布展工作昨日已完成近300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米“天路”送逝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孩子们,坐上蒲公英,排队到天国”,由美国铁匠艺术家史蒂夫·麦格鲁在一块巨石上书写的《哀歌》因为没来得及陈列,刚巧放在了地震遇难者浮雕铜肖像的下方,和雨水冲刷后的肖像相互呼应。昨天上午,布展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借助雨水对上墙的浮雕铜肖像进行最后的擦洗。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连夜的赶工,2天时间上墙的铜肖像已完成了近300个,预计10号下午512个雕像将以整齐的序列贴满墙面,11号便可接受市民的正式参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布展现场,记者看到浮雕铜肖像的不锈钢底板如A4纸张大小,而人的头像尺寸差不多有一掌大,配合起来能很好地突出人物表情。参观铜肖像时需要经过一个近10米长的白色石材通道,上面祥云图案连绵不断,多达数十个。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告诉记者,这条通道的名字叫“天路”,参观者前来时可以手拿蜡烛走过通道,为逝者再次送行。樊建川说,对于肖像底板的选择曾经想过用瓷板,但是瓷板会显得过于真实,我们希望这里不再是想着苦难的时刻,而是一种平静的怀念。他表示,《尊容》的布展区最后将以司马迁竹签的写法用铜字注明是“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肖像。按计划,铜肖像首批数目是要完成250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塑像是为生命挽尊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死者重塑尊容”活动发起人之一、雕塑家朱成告诉记者,最初想为遇难者塑像的灵感来源于古代石碑的“真容”。“在古代,每一个死者的墓碑上都刻有他生前的真实模样。”朱成说,“一个新生命到达人世,都是不容易的。即使已经逝去,我也希望还他们一个栩栩如生的尊严表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朱成的第一个铜肖像是北川中学的一名教师。“我印象中照片上的他戴一个类似硕士帽的方帽,斯斯文文地架了眼镜,笑眯眯的。照片是网上翻拍后放大的,五官非常模糊。塑像的时候你就只能想象着他的具体样子,尽量做到神似。”据朱成介绍,有功底的艺术家,一个肖像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对学艺术的学生来说,可能得花费更多工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68个学生,花费一个月做了大概100个肖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老师吴兵先说,大部分加入到此行动中的学生都是灾区的志愿者,他们之前并没有任何的塑像功底。“因为都了解灾区,大家觉得给生命留尊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完成塑像工作。”这是个浩大而缓慢的工程,朱成表示,会把为逝者塑尊容的工作当成一件平常事,延续下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铭记灾难是新馆主题

tujian.org

  将于5月11号正式开馆的汶川地震博物馆是建川博物馆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总面积6000平方米,由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师李纲担纲设计。记者了解到,5月11号当天除有《尊容》大型遇难者铜制浮雕头像群亮相外,还将以“吸取教训铭记苦难”为主题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万件地震实物及艺术家作品、图片文字等各种史料。帐篷学校、生命艇、“情义男”吴加芳背亡妻所骑的摩托车等物品也在陈展内。此外,在地震中被埋36天后救出的“猪坚强”,也将作为特殊馆员在它的生态猪舍与观众见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华西都市报记者 陈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增至333项
    ·北川万人细雨中祭奠遇难亲人(图)
    ·汶川地震周年祭5月10日起北川老县城解禁3天
    ·6月1日起 四川城市违规排污最高罚款10万元
    ·成都律师再提质疑 机场高速路没按公里收费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欲耗资23亿元引争议
    ·重庆上万学生弃高考“读书无用论”蔓延农村
    ·四川部分县市仍有浮沉天气 27日晚将降温降
    ·每天绣5小时“爱笑天使”要秀《舞姿》
    ·汇聚青春力量 推进“两个加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