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震受损的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方案开始着手制定,昨(1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以及我省生物专家认为,巨大的滑坡体已经造成了大熊猫移动和季节迁移的阻隔,有必要采用人工措施辅助,修建简易的通行便道,制定栖息地恢复指南,真正恢复大熊猫的原生态栖息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汶川地震区域内包括有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等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该区域也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主要分布区。专家说,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大熊猫栖息地损毁,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更担心,巨大的滑坡体造成了大熊猫移动和季节迁移的阻隔,会严重影响大熊猫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冉江洪称,部分区域大熊猫栖息地受到的损毁程度特别严重,已经对大熊猫的活动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影响,如龙溪—虹口国家级保护区、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损毁的大熊猫栖息地占到原有栖息地面积的40%以上。大面积的竹林被摧毁,使大熊猫的食物资源减少,山体滑坡体掩埋了部分山区河流,使大熊猫的饮水资源减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WWF物种项目官员说,由于大熊猫缺乏生存扩展的空间,尽快恢复原有的栖息地迫在眉睫,重点对大熊猫食物资源变化及迁移阻隔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方案。比如因地震造成的滑坡体基质为砾石的,暂时不考虑人工恢复措施,以自然恢复为主;对于大熊猫迁移有一定阻隔的大滑坡体,建议采用人工措施辅助,修建简易的通行便道,以方便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移动,同时在土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措施恢复潜在的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地恢复时,一定要禁止外来物种的引入和人工纯林及经济林的营造!”专家认为,如果恢复的大熊猫栖息地都变成人工林或者经济林,不仅没有增加大熊猫栖息地,相反还会进一步减少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记者 李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