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新闻网(记者 徐嵘) 首次踏上灾区的土地,参与由国新办网络局主办的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记者之前脑海中还烙印着震后生灵涂炭、残垣断壁的电视画面,还切切感受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壮烈豪情以及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年后的灾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那里的百姓现在生活如何,记者急切地想去亲身了解这一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科学发展创造重建奇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魔术师刘谦有句著名的台词: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在历时八天的行程中,记者奔赴都江堰、彭州、绵竹、江油、安县、北川、青川、雅安、汶川等地震极重灾区采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灾后重建的奇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永久性住房安置点 摄影:徐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什邡市洛水镇联合村永久性住房安置点 摄影:徐嵘 tujian.org
在都江堰的石碑村、棋盘村,彭州的鹿坪村、什邡的联合村、江油的裕光村……一幢幢具有浓郁四川风情的新农舍拔地而起,绿荫环抱,麦田金黄,一派生机盎然。在绵竹东汽(汉旺)生产基地、绵阳金家岭工业园、广元市经济开发区、阿坝铝厂等地,四川工业灾后恢复重建如火如荼。在什邡北京小学、雅安瑞光官田小学、什邡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雅安解放乡卫生院、北川"吉娜"羌寨,记者亲眼目睹了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文化等民生项目恢复重建进展喜人。在都江堰、碧峰峡、剑门关、江油李白故居等地见证了灾区旅游业的快速复苏。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重建思路和方法,使得灾后重建没有在低水平上徘徊,而是新起点、高水平推进灾后重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灾后重建最可爱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记者听到灾区百姓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解放军,感谢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其实,在记者眼中,重建中最值得钦佩的却是质朴、坚韧的灾区百姓,他们是灾后重建最可爱的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元黄坪乡枣庄村村民在灾后重建中喊出"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口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枣树村灾后重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这两幅标语:"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记者在采访途中还看到不少诸如"抓紧时间盖新房,盖好房子去挣钱"、"出大力流大汗,不等不靠搞重建"这样充满着自强自立精神的标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雅安市名山县官田小学同学天真、灿烂的笑脸。 摄影:徐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在大灾中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百姓一刻都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一部分援建资金的扶持下,不等不靠,拿出多年的积蓄,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灾区百姓所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参访团的所有记者感动。5月12日,中国台湾网记者田云鹏在参观雅安瑞光官田小学时表示,今天虽然是沉痛的悼念日,但孩子们乐观的精神与灿烂的笑容却让心中涌动一股暖流。孩子们的笑容昭示着灾区崛起的希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灾区基层干部的表率作用也令记者印象深刻。这些基层干部在抗震救灾中身先士卒,在灾后重建中埋头苦干,为灾后重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渔子溪村村支书蒋永福为了带动百姓发展旅游业,投入多年积蓄,开办了当地第一家的"农家乐",安县方碑村村支书李付军在村里所有百姓农房重建后,才开始重建自家倒塌房。"作为党员干部,在灾后重建中凡是要求百姓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李付军说。据了解,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一些村庄的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设者在四川省道303线重建施工现场。山上的飞石、暴涨的河水,常威胁沿路施工人员的生命。 摄影:徐嵘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愿者在北川中学长虹安置点培训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帮扶。摄影:徐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然,也不能忘记援建者,灾区自愿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各个援建项目建设工地上,广大援建者为了让灾区民众早日过上美好的生活,与时间赛跑,抢速度,争工期。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龙迪博士告诉记者,"5.12"地震发生自今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所的自愿者就一直驻扎在北川中学长虹安置点,帮助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康复辅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建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取得巨大成效,但记者看到,灾后重建工作依然艰巨、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爱心的人伸出援手,支援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在极重灾区,沿途尚未修复的农房、损毁的公路桥梁、成片的临时过渡板房不时可见。据了解,目前,四川省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完工100.8万户,占任务的79.8%;全省城镇住房重建完工3.3万套,仅占任务的10.4%,受多种原因制约,城镇住房重建相对滞后。而在一些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记者看到,由于地质复杂、经济落后,农房灾后重建亟待加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由于一些援建项目设计档次较高,今后的运营成本可能会对受援单位或当地财政构成负担。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就此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冷静。他表示,在新北川中学的规划上,作为校方对设计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就是要尽量节约新学校将来的运行成本,将就此节省下的资金用在人才引进和师资培训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川"吉娜"羌寨建设工地 摄影:徐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映秀百花大桥改线工程。新大桥的桥墩已经被树立起来。原映秀百花大桥在地震中被折成巨大的三段。摄影:徐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3日,采访行程在震中汶川映秀镇圆满结束。紧张、密集的采访行程对于人的体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对于记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在八天的行程中,记者既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地震遗址,也看到灾区重建工作在不断有序地推进,更看到灾区人民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处处感受到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收获到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采访行将结束之际,记者们纷纷表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崛起的希望,相信灾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他们决心要将这些精神和希望真实地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世界各地,(记者 徐嵘)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