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成渝经济区 打造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 |
2009-07-25 |
|
◆开篇的话 区域竞争风云际会,加快发展群雄逐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是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谁有望成为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
从增长极涉及的诸多要素看,无论是四川还是重庆,仅凭一己之力都难以成为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但是,把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四川、重庆联手建设成渝经济区,就能担负起“打造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有望使其成为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比肩的国家级增长极。
川渝两省市自然地理相似、人文习俗相近、社会经济交往频繁;市场互为依托、产业关联性和互补性强,对内对外通道相联,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这一区域也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单打独斗还是联手出击?无论是放眼全国还是冷观自身,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和重庆的有关方面已经形成了“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共识。但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呢?省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对成渝经济区进行全面专题调研。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6篇参与调研的专家访谈,以期广大读者能从成渝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城市化发展、产业分工与协作、基础设施与要素保障、加快建设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获得全新的启示,并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盛毅 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记者:成渝经济区建设要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要进行定位。但很显然,与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相比较,位居内陆的成渝经济区拥有不同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
盛:确实如此。定位之初需要对自身进行详尽的检视。分析优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开发程度较高,同时也是经济密度和城市密度最高的区域。有组数据可以说明,2007年底,成渝经济区范围内总人口达到9048万人,其中四川部分7238万、重庆部分1810万,总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24.9%;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30%,其中四川部分9180亿元,重庆部分3220亿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资源条件看,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产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冶金化工、国防工业、水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科技实力较强,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科技人才总量在全国位居前几位,是西部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
优势自然资源密集,农副产品资源种类多样、规模巨大。近几年又有大量新的优势资源不断探明,这里拥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钒钛、稀土和水能等资源,四川盆地“聚宝盆”越来越多地为世人瞩目。
但是不可否认,成渝地区发展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有自然地理较为封闭,对外交通条件较差,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经济外向度较低;市场机制不发达,体制约束较大等。在内陆区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记者:除了自身的优劣势条件,确定经济区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
盛:区域的功能定位主要根据区域在全国的功能分工,以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确定。确定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应综合考虑三大因素:
一是国家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要求。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成渝经济区应当承担的功能有了新的要求。在总体功能定位上,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是按主体功能划分的重点开发区,应建成西部主要、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的环境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后,东部发达地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外转移一般加工制造业,从而腾出有限的空间和紧缺的生产要素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
这为中西部大力发展制造业,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机遇。中西部各省市在区域分工协作方面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成渝经济区已经具备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既有经济相对发达、优势产业突出、科技人才众多、劳动力总量大、要素保障高、资源潜力足、制造成本低、市场需求广、承载能力强等单项优势,又有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时间和数量上高度聚集、组合配套的优势,面对未来十年的国内外产业大转移和区域分工大变动,加快腾飞的条件已经具备。
记者:腾飞的方向呢,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能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盛: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调整。过去提过的中国经济“第四极”不易界定,而面临着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国内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成渝经济区具备了加快发展迅速崛起的条件。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发展的基础条件、面临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的战略要求,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这其中包括了三方面的内涵: tujian.org
西部大开发、大开放重要引擎。依托成渝经济区较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加速两地经济的发展和融合,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引擎;依托成渝经济区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加大成渝经济区的对外开放,加快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成为西部大开放的平台。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抓住成都和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将有关政策和先进经验推广到全成渝经济区,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示范。
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成渝经济区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西部重点开发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成功范例。
记者:随之配套的产业发展定位是什么样的?
盛:根据国家战略调整以及成渝经济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用动态化、市场化、竞争性的观点看待现实优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争取国家产业注入,促进资源聚合来培育、形成和发展新的优势,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水电、天然气、钒钛等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依据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研产业。三是依据成渝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交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发展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本报记者 杨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