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危机公关应急机制正逐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汶川地震后成立新闻发布处形成整套应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危机公关核心是信息透明和畅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间停留在6月5日上午8时02分,成都公交公司一辆车牌号为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从天回镇行驶至北郊三环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造成25人遇难,76人受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火仅仅燃烧了几分钟,带来的煎熬却如同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所有的关心都聚焦在公交车乘客的伤亡情况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很快地,民众议论开始汹涌起来,一时间质疑声四起,矛头直指公交公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5日当天,成都市政府连续召开了三场新闻发布会,最晚的一场到了晚上11时,向媒体通报了伤亡人数和事故的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天,成都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民众的重要疑问。发布会之后,舆论质疑声渐弱。 tujian.org
第三天晚11时,成都又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认定事故为“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网民转而开始“寻找纵火人”的热潮。再接下来就是成都公交集团总经理辞职的消息。整个事件告一段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发后三日内,成都市政府经历了一场危机公关的大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此迅速的行动并非首次。早在5月11日凌晨2时30分,成都市政府就曾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对内地出现第一例甲型(H1N1)疑似病例作详细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并不和谁比较,快速、公开,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机制。”成都市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表示,成都市政府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提高得益于在地震中的锻炼,此次及时公开信息,很好地反映了政府开放姿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9日上午,成都市新闻发布处办公室悄无一人。“都去新闻发布会现场了。”内勤人员告诉记者。 tujian.org
新闻发布会依旧设在成都市政府第一办公区第10会议室。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这里一直是信息发布的集散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考首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闻发布会就设在事故现场附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交车燃烧事故有什么新消息,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到达现场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这是记者6月5日下午到达成都后,当地宣传部门给予的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5日上午10时40分,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两个小时后,成都市政府召开了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场直接设在离事发地不远处的北门富森美家居办公楼里。当时,第一时间通报了20余人遇难。成都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公布了公交车燃烧事故的相关情况。14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时,“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兵分四路进行救援,成立了伤员救治组、事故调查组、群众工作和善后工作组,还有宣传工作组”,并且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紧接着在下午2时50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了最新伤亡数据:遇难25人、受伤76人。发言人换成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建生,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翔军和成都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何军。会上说“接到上面任务,组织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药品,尽最大努力对伤员进行救治。明确指出,相关信息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民众质疑声最大的就是公交车司机是否逃离了现场,公安机关在发布会现场回应,称公交车驾驶员“号召附近群众参与救援”。 tujian.org
记者在下午4时到达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地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已完全恢复了正常行驶,路面上除了些许玻璃碎片外,看不出一丝燃烧的痕迹,只有路边的群众三三两两议论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伤员治疗最集中的成都军区医院聚集了陆续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记者。成都市委宣传部门特意安排了相关人员在门口联络各路记者。重伤病人被严格隔离起来,而前来认亲的家属们则被集中安置在医院的大会议室里,情绪都很激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此刻,早已有人把公交车燃烧的视频和乘客逃生的照片贴到了网上,网络舆论展开质疑,有人说,事发后司机跑了;还有人说闻到汽油味,要求停车,司机不予理睬;也有人怀疑公交车上没有安全小铁锤和灭火器;关于燃烧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矛头直指成都公交公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晚11时20分,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召开时,已经有40多家中外媒体赶到了成都。这次会议上,惊爆出车内燃烧的汽油并非来自公交车的消息,因为公交车油箱里剩余的柴油没有发生燃烧,发动机也没有燃油泄漏。同时会上对伤员救治情况进行了通报,76名受伤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5岁,已有35名伤员的身份被查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场新闻发布会足足挤爆了本来就不算大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有的媒体记者只能站在门外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考次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有的猜疑止于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焦头烂额的第一天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天,民众依然在猜测中度过。根据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内容,有人猜测,既然不是公交车自带的汽油引发燃烧,那就应该是乘客携带上车的。但此时,民众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公交车上是否具有完备的安全设备,比如说,铁锤、灭火器、安全阀门等等,公交车司机依然备受诟病,为什么不把门打开,为什么第一个跳下了车,下车后他做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所有的猜疑止于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6日下午4时30分,成都市政府召开了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明确了出事公交车有3把安全锤,油箱柴油并未泄漏,事故排除了机械故障。关于起火原因,不能定为“自燃”,不排除人为因素。并且进一步核实了死伤人数,对死伤人员进行赔偿的各项措施。在发布会上,还展示了被烧毁的小铁锤照片,以及并未漏油的油箱图片。公交车公司因没法在事故发生后回答车内是否备有小铁锤和灭火器,对于这些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他们在发布会表示了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既然排除了公交车本身的燃烧,所有民众的想象开始转向究竟是谁带上了汽油,又是什么原因,以什么方式点燃了汽油。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在天涯论坛上,有网友积极献策,怀疑第一个跑出公交车,“往包里塞东西,哭声很大的人”。此外,还有人仔细解析网上公交车燃烧视频的技术错误,以及拍摄者“不救人而拍视频”的道德考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