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北写真:自行车——了解台湾的一扇窗口
2009-07-25

  中新社台北五月三日电 题 台北写真:自行车——了解台湾的一扇窗口

  中新社记者 耿军 邓敏

  五月三日清晨五时至上午十一时,从台北市政府门前经仁爱路、凯达格兰大道至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前九公里的中间路段,禁止机动车行驶,只允许骑自行车通行。赋予自行车族这一“特权”的,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和台北市长郝龙斌。

  如今在台湾,自行车收到产、官、民的钟爱,以致有人说:“不了解自行车,就不了解台湾。”

  二00八年,台湾领导人竞选时,马英九骑自行车下乡、环岛,被视为“认认真真了解台湾之举”,不仅他所写的《青春铁马向前行-马英九的台湾单车日记》畅销,而且“青春”活力与“铁马”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时尚。活跃的政治人物都有与自行车相关的活动安排。自行车的销售破了二十六年来的记录。旅行社纷纷推出单车环岛游。书店里摆满了各种介绍骑车环岛的书籍和地图。中华航空还设计了“单车环岛慢游冲绳”的深度单车旅游线。

  自行车与台湾的经济密不可分。二00七年台湾的自行车整车出口量四百七十五万辆,年增百分之十六,整车与零配件出口金额达十四亿美元。二00八年台湾的自行车整车出口量达五百四十万辆,金额增长三成多。台湾自行车产业则已突破传统代工,朝向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设计、自我品牌化发展。每年举办的“台北自行车展”已跻身世界三大自行车展之列。最近推出的振兴台湾经济六大新兴产业中的观光业,特别将台湾东部地区规划为“慢活的台湾”,以自行车、原住民、有机休闲、太平洋为主轴。主管台湾观光业的“交通部长”毛治国亲自骑车推广花东旅游线。

  骑自行车是一种理念。为了节能减碳,台北市长郝龙斌号召并带领市府官员骑车上班。台北捷运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是安排给带自行车的乘客的。

  自行车也是台湾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今年四月完成的《台湾2009儿童调查》震动了台湾的成年人。调查显示,每周末百分之五十一的台湾家庭都带子女骑自行车;在“最喜爱的活动”中,百分之四十九的小朋友选择骑自行车;在“必要的生活物品”中,自行车被小朋友排在电脑、网络之后、排在手机之前。

  自行车还是联系台湾与大陆的纽带。全球自行车大厂、在大陆投资设厂、制造“捷安特”的巨大集团的董事长刘金标,今年七十五岁,他将在五月九日到大陆,骑自行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一千六百六十公里。五月三日是“台湾自行车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特意在他的办公地点前,为刘金标“京沪千里骑”将使用的坐骑签名,以表壮行之意。马英九说:“你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祝你完成此次一千六百公里的长征。”

  随着自行车的广泛流行,台湾民众已不称刘金标为董事长,而是称他为“标哥”。刘金标自己也多了“台湾自行车文化基金会董事长”的头衔。

  刘金标说:“自行车不仅要成为台湾的优势产业,我们还要建构自行车文化,它是自行车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

  自行车文化正在台湾形成。从今年四月起,台北市已率先推出“自行车成年礼”:十八岁要在台湾骑自行车五百公里;二十岁要骑自行车一千公里。

  马英九在“台湾自行车日”当天表示:“骑乘自行车,不只是强健体魄,也期望借由骑遍大街小巷,更热爱你生长的这块土地。”

  赋闲在家的台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在“台湾自行车日”前一天投书报社。在这篇题为《脚踏车情缘》的文章中,苏贞昌写到:“我家有一台曾祖父级的脚踏车。那是我们兄弟姐妹儿时坐在脚踏车中轴横杠上,由爸爸载着出外兜风最快乐的回忆。”

  一位参加五月三日“台湾自行车日”活动的骑手对记者说:“数万人,在阳光下,为了一个共同的健身、环保目的,轻松地骑车,这比政党纷争、撕裂族群要美好多少啊!但愿天天是今天。”

  一位台湾朋友对记者说:“通过电脑,可以认识台湾的科技产业。通过茶叶和茶艺,可以认识台湾生活的精致品味。而自行车,也是了解台湾的一扇窗口。”(完)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