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湾问题专家李逸舟:“胡六点”蕴藏思想新意涵
2009-07-25

  台湾问题专家李逸舟在新出版的《中国评论》月刊五月号上发表专文:《“胡六点”四大思想理论创新及其实践意义》。作者强调“胡六点”在“全面把握两岸关系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矛盾,明确确立统一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一个中国、怎样坚持一个中国,确立对台工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等四个方面,对中共和平统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创新意义,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内容如下:

  要进一步深入领会“胡六点”丰富深邃的思想理论内涵

  近来,许多专家学者及关心两岸关系的人士纷纷就落实胡锦涛的六点意见提出建议与主张,读来颇受启发,多所受益。但随着阅读范围扩大,感觉也有一些看法尚未完全体现“胡六点”完整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明显停留于旧有的思维。比如有的似乎把“胡六点”单纯理解为2008 年台湾政局发生变化后的产物,忽略了它所蕴含的对过往30年两岸关系与对台工作全部经验的总结,包括对其间相关教训的深刻汲取。比如有的就两岸政治关系与涉外事务提出意见时,“斗争”思维仍然高于一切,使人仿佛重新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空原点。实际上,自2005 年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以来,胡总书记曾经多次就台湾问题发表谈话,这些被称为中共对台“新战略”的政策方针在过去几年业已产生全局性影响,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中出现的一系列转折性进展正是其初步效应。这显示,更深入地学习和宣传“胡六点”的任务还非常之重,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新的战略布局上来。只有透彻地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知道往哪里去。

  有必要重温中共思想理论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深入理解“胡六点”的历史参照:

  一,当正确的目标确立以后,如何找到通往目标的正确道路,往往都经历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有时还付出巨大的甚至惨烈的代价。比如从中共成立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毛泽东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比如从1949年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到 1978年真正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能否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基本矛盾,往往决定我们全部工作的方向与成败。比如以往长期错误地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到“三中全会”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三,正确判断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相应确立不同时期的目标与任务,对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比如明确界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一举摆脱极左思想的纠缠,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繁荣大发展

  四,每一次重大的思想理论创新,往往都以突破“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束缚为前提。比如邓小平南方讲话之与“姓资姓社”。

  五,正确的理论一旦形成并臻于成熟,就使我们的事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自由境地。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发育成熟之与解放战争的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上述各项,既是中共思想理论形成发展的共性特征,也是中共认识论与思想方法论的基本传统。所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对于“胡六点”这样一个历史性、纲领性的文件,需要我们从历史参照中深入探寻它的形成发展轨迹,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与深邃内涵,挖掘它对两岸关系本质与规律的深刻把握,及其在中共和平统一理论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关链接
    ·国民党人事大换血 金溥聪交棒推崇廖了以(图
    ·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卸任 将专心辅助马英九
    ·施明德70寿宴 与两女儿裸身照印上邀请函(组
    ·马英九元旦文告:两岸要为中华民族走出康庄
    ·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登陆”招商
    ·专家称美国对台政策从“防独”转向“防统”
    ·揭秘台军导弹防御网:防空导弹密度世界第三
    ·两岸水手首次驾帆船沿郑成功赴台路线直航(
    ·首届海峡杯帆船赛展开角逐 自厦门扬帆直航
    ·客家祖地闽西引资忙 "大陆阿里山"入驻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