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台湾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台湾"父亲节"调查:逾8成已婚男性感觉生活压力大
2009-08-21

  中新社台北八月六日电 (记者 刘舒凌 董会峰)本月八日,台湾民众将庆祝“父亲节”。关于男性个人及社会状态,现代妇女基金会六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已婚男性受访者表示“最近生活压力有点大”及“非常大”,压力最主要来源则是“经济及工作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人士表示,台湾男性的传统性别角色期望随经济社会转变受到挑战,面对挫折和焦虑,他们需要被倾听、了解。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代妇女基金会与市场调查及资讯公司TNS、台湾电子邮件市调网E-mail Cash近日共同完成此一“父亲压力指数”网络调查,有两千六百一十一位台湾已婚男性接受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计显示,百分之五十一的受访者认为“最近生活压力有点大”,百分之三十二表示“非常大”;其余百分之十三及百分之五的人分别选择“不太大”、“一点都不大”。现代妇女基金会执行长姚淑文说,换言之,百分之八十三的成年男子表示因生活压力而出现身心不适的状况;症状包括“睡眠品质不佳”(百分之五十一)、“容易疲倦”(百分之四十四)、“肠胃不适”(百分之三十一)。

tujian.org

  在有关压力来源的多项复选中,台湾的父亲们将“经济及工作问题”(百分之八十二)、“子女的教养问题”(百分之二十二)、“自己的身体健康”(百分之二十二)排在前三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姚淑文表示,传统观念下的台湾男性所背负社会压力过大,例如“经济及工作问题”这样的压力要在五十岁以后才会稍微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民政主管部门设置的“男性关怀专线”自二00四年六月迄今,每年受理将近一万两千个求助电话;其中近五成来电者面临家庭冲突。调查数据显示,台湾六成以上成年男性曾因生活压力太大而造成家庭问题,包含“发生夫妻语言冲突”(百分之四十三)及“打骂小孩”(百分之十三),只有百分之十七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受到影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台湾“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副执行秘书张秀鸳表示,随着台湾社会、经济急遽转变,男性逐渐无法借由经济上的优势获得家中主导地位,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期望受到挑战;面对挫折和焦虑,部分男性容易与家人爆发冲突。她说:“台湾的男性需要被倾听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调查也显示,百分之四十六的已婚男性选择“运动或户外休闲活动”发泄生活中的压力,此外,“上网、玩游戏”(百分之四十四)、“看电视、听音乐、阅读”(百分之四十)、“抽烟、喝酒”也排入前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台湾父亲们最希望获得的支持与鼓励,分别是“妻子的体贴”(百分之六十三)、“休假”(百分之四十六)、“孩子的拥抱”(百分之三十七)及“加薪”(百分之三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力资源机构“一0四人力银行”同日发布“上班族对父亲节的准备”调查,发现八成五受访者今年规划消费新台币三千七百元加以庆祝,去年同一调查取得的数据为五千一百元,而预算减少的主因是“薪水缩水,要开源节流”(百分之三十四)和“工作不稳定,能省则省”(百分之二十八)。(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综述:推动募兵制 台军以高薪吸引青年参军
    ·台湾"父亲节"调查:逾8成已婚男性感觉生活
    ·“莫拉克”暴风圈接近台湾 台进入陆上警戒
    ·“莫拉克”暴风圈凌晨3时接触台湾东部陆地
    ·台湾行政负责人称可考虑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存
    ·台风莫拉克笼罩台湾 马祖海空运全天停航(图
    ·收礼千万遭质疑 陈水扁亲家:我当时什么角
    ·台风来袭 马祖7日下午停止上班上课
    ·台湾山寨版官方网站提前宣布台风天放假
    ·莫拉克台风来袭 全台湾逾2万户停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