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五日电(杜燕 杨高宇)八月十五日是日寇投降六十四周年纪念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多位与会学者表示,抗日战争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但目前两岸关于抗日战争的诸多解读仍存在较大差异,希望两岸能够尽早共享抗战史料,早日编写全面的战史丛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大陆、台湾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将各抒己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在开幕会上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曾经党派化、政治化。现今,两岸学者、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抗战史的研究已走出军事史、政治史的范畴,向更加广泛的范围深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称,两岸在研究抗战的角度上存在差异,他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两岸应在资料使用上“有一个突破”,以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同时,两岸应拓宽研究视角,深入了解对方如何观察抗战史,为何双方对抗战的理解存在差异,减少在抗战史料研究中的“吵嘴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正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鹏仁称,目前,大陆对抗战史的研究过多依赖自身所存资料,虽也参考日本方面的材料,但由于大批珍贵的抗战史料存在台湾,使得学者们无法对历史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他表示,多参考各方的研究成果是大有裨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汤重南赞同上述观点。他重申,抗日战争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后,两岸若能实现史料共享,将填补研究空白,更有利于编写全面的战史丛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参加交流的论文涉及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抗战时期的经济、文化,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侵华日军细菌战、大轰炸、虐杀劳工等罪行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等多方面内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第一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于二00七年七月在京召。今后,该研讨会将每两年在大陆或台湾召开一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