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消息(记者于浩 通讯员平扬):“当灾难来临,中华民族选择坚强直面,选择勇敢担当,选择守望相助,选择先人后己,选择众志成城,选择熔铸大爱,选择吞下痛楚笑对未来,选择始终坚挺民族的脊梁。”5月31日,9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申泮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开人有这份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开大学所有师生,从祖国遭难同胞受苦的那刻起,心焦如焚。申泮文的心,同样被揪得很紧很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得知灾情后,申泮文先生捐款1万元。他说自己捐的太少,还说灾害发生太突然,灾情太严重,我们每个人都该有多少力气就尽多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两天,申先生因为咽喉发炎住院治疗,在此之前,他曾亲自把1万元钱送到学院,委托相关人员代为捐赠。“我本来要捐3万的,可当时身边只有1万,我和孙子就到学校西南村的交通银行去取钱,结果那天人太多了,我前面就排了30几号。等了好久也没取到,我就只能先把手里有的先捐了。我有多少力就要尽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申先生听到南开大学师生几天内自发捐款就突破110万的消息,欣然地说:“我们南开人有这份心,也有这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2日,桃李满天下的老人,心揪着,自己身在四川的学生们是否平安?“知道地震后我马上给我一个在航天工业部做高级工程师的学生打电话,他当时就在成都,知道他人安全后我才放心,”申先生说。 tujian.org
谈起那时那刻,申先生记得地震发生后就有人问他是否感觉到了地震。“我说‘没有啊!’,之后听广播,我知道地震很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坐在医院窗旁的椅子上,下午的阳光落在那满头的白发上,“四川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地方,那里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人的目光穿透厚厚的镜片,遥远得好像已经映出了震颤的河川,真切得分明感受着伤者的疼痛。“现在死亡的人数超过6万了;还有2万多人是失踪了的……”他的手两抬两落,比划出“6”和“2”,那一刻看来,两个数字触目惊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灾中奋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80后、90后一代不曾经历的历史,但在申先生的记忆中却是深刻的。回忆1976年,他说,那时我们的国家不比今天。经济不如现在发达,信息技术也不如现在先进,就连观念也不像今天这般开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2年后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的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人民解放军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老人镜片里折射出的目光炯炯有神,“战争时刻,我们的军队抗衡外部力量,捍卫国土;遇到灾难,他们抗灾抢险,挽救生命!我们的部队和人民都在抗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显示力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整洁的床边放着《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这些天和往常一样,申先生坚持着看报的习惯,家里还有《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经济日报》。他通过报纸了解着灾情,都江堰受损,大熊猫受惊,挺进汶川,紧急救援……他一一道来,详情皆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纸让我坐在这里能知天下事。”灾情之外,他还关注着奥运圣火的传递……阳光变得柔和了,却愈发温暖,老人在阳光里朗声笑着,他等待着不久后的奥运会能带给他更多好心情……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