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我的恒生指数期货操作已经获得了超过60%的盈利。”一位期货公司的交易员肖剑(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股指期货市场操作本质上和股票没啥不同,甚至可以说风险相差不了多远,不过要切记止损原则。”
肖剑自称最推崇爱德温·李费佛所写的《股票作手回忆录》。肖剑非常重视技术分析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并且认为股价指数走势本身就已经反映一切信息,足以用作股指期货交易的分析决策。
内地的股指期货还未正式诞生,但是在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于1986年5月推出,早已成为投资者常用的工具。由于股指期货的高风险高杠杆,也引发了香港期货投资者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传奇经历。
和肖剑在期货市场的春风得意相比,下面这一位投资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刚刚涉足股指期货的时候,尝到一点甜头,但后来就血本无归,实在不堪回首!”香港某大学首席讲师冯南(化名)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冯南拥有英国某所最好大学的硕士学位,曾任一家著名国际财经媒体驻香港记者以及香港一份著名报纸的经济版编辑。然而对境内外金融经济有着深刻了解的他却坦白地承认自己是期货投资上的失败者。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超级高手或者对冲需要,千万不要随便涉足期货这类高风险衍生工具!”冯南的语气显得很苦口婆心,也让人充分感受到他的切肤之痛。
“股指期货的杠杆很可怕,搞不好会输掉本钱甚至更多。我强烈建议投资者在期指建仓的时候不仅仅要思考两次,而是要反复思考三次甚至更多;过去的我太过自信,我觉得自己比大部分人懂得更多,而事实却相反;多数人都不是专业人士,我觉得90%的投资者会在期指交易中输钱,记得想清楚,不要重复我犯的错误,那段经历实在不堪回首!”
冯南希望通过媒体向投资者呼吁,他也认为持有股票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显得更加实际有效。记者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香港著名股评人曾渊沧也承认自己曾经涉足期指,差一点弄得倾家荡产。
资本大鳄同时在期指和股市兴风作浪从来都是香港股市的主旋律之一。1998年亚洲金融[2.94 0.00%]风暴肆虐之时,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等对冲基金在香港期指、股市、汇市建起大量空仓,造成恒生指数暴跌到6000多点,有人甚至不怀好意地在媒体造谣“恒生指数将跌到4000点”。其后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向公众宣布动用香港特区政府外汇基金入市,当年8月28日期指结算日和炒家进行最终决战,幸运的是特区政府最终险胜炒家,使得当天大量恒指期货空仓合约出现亏损。
冯南告诉记者,有某些大户会在期指结算日前数天,买入或卖空恒生指数期货,然后大手笔买入或卖空汇丰控股[90.80 0.67%](00005.HK)、建设银行[5.90 0.68%](00939.HK)、中国移动[78.60 1.62%](00941.HK)等权重大的成份股来拉升或打压指数,从而在期货市场大幅获利。“在香港,股指期货永远是大户的游戏,中小投资者难以把握大户的脾气,所以很难在期指投资中获利。”冯南感叹道。
金融教科书都会提到基本的期货现货套利原则。以香港市场为例,机构投资者通常利用现货和期货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所牵涉的资金较大。例如有大户买入100万股的盈富基金[22.05 0.69%](2800.HK)(盈富基金为追踪恒生指数的基金投资产品),合共2240亿港元(按昨天收市价22.4港元计算),同时又可卖空20张期指合约(保证金100万港元)。这个操作能够赚取的可能是期指所带来的几十点溢价和盈富基金的派息。以50点的溢价计算,上述操作可获利5万港元,这种计算还没有包含盈富基金的股息在内。
当期指相对于恒指出现数十点折让时,机构投资者也可以进行套利操作。做法是按权重比例卖空恒指成份股,同时建起期指长仓,赚取差价。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庞大、成本便宜,很容易实施套利。然而,期指成交日趋活跃,每逢月底结算前,香港股市很可能有大波动,恒指可以在数日间上落数百点甚至上千点。
恒指期货的另一项主要用途是对冲股票价格波动风险。通常利用恒生指数期货作对冲用途的是持重仓股票的基金经理,由于流动性以及监管规则的限制,在股市大跌时,基金经理难以立刻将他们持有的大量股份出售。遇上这种情况,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恒指期货对冲。这样基金在股票价格下跌中的损失便会由恒指期货的收益来弥补。
个人投资者可以在股指期货投资中获利吗?相对于冯南的悲观及回避的态度,肖剑则认为期货交易的操作本质和股票相当,他坦言自己在期货交易大幅获利后,已经没有兴趣再做股票交易。当记者向他追问期指交易技巧的时候,他回应:“就六个字:轻仓、顺势、止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