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滇池环湖截污治理污染
2009-08-05
“有时我也想一觉醒来滇池就会变清澈,我想这也是所有昆明人的愿望,但这是不可能的。”昆明市市长张祖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这句话,直白地说明了滇池治污的任重道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治理滇池截污先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统一治污规划基础上,昆明市围绕“一湖三环”两年闭合,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两年突破,主城、环湖及29条入湖河道截污收集处理3年达标,牛栏江调水4年投运,滇池清淤和外流域调水6年基本实现的时间要求,启动倒逼机制,集中力量推进水环境治理“七大工程”。即:环湖截污工程、城市洁净工程、农村面源治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湖滨生态恢复工程、植树造林增绿工程、山体保护复绿工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滇池最大污染源是污水,截污是滇池治理的首要落脚点。昆明市目前针对截污采取了6大措施,包括环湖截污、严格污水排放标准、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生态修复、底泥疏浚等。

tujian.org

2010年截污率要超80%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滇池治理的阶段性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截污率达80%以上,最终达到不让一滴污水进滇池。而这一目标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近年来云南一系列果断的滇池治理措施基础之上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9月,省政府与昆明市政府和省级13个部门签订了滇池治理目标责任书。2008年3月,滇池治理引入了在太湖治污中行之有效的“河长制”,入湖河道流经区域的党政一把手要对辖区水质和截污目标负总责。2008年11月,省政府再次把滇池治理的责任进行了分解。 tujian.org

滇池治理目前进展顺利。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呈贡城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已开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上,建设与恢复湖滨生态湿地8600亩,湖滨林带7500亩。昆明已建成162座分散式再生水设施,再生水日处理能力达4.99万立方米,今年将新增日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模式筹集治滇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5月,昆明市8亿元的滇池治理企业债券日前成功发行,此举改变了滇池治理依赖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行滇池治理企业债券,是昆明市首次通过投融资平台利用资本市场直接为滇池治理项目融资,同时也是云南省首次通过发行债券为治理湖泊筹措资金。本期企业债券简称“09昆明滇投债”,募集了8亿元,将全部用于昆明主城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管配套项目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新闻助读 tujian.org

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水面面积为300平方千米。1986年前,滇池水质还是三类水,此后,滇池水质迅速富营养化,重度浑浊,不再符合饮用水源标准。1994年后,成为五类水,仅可作为农业用水,1998年至2000年,连续3年是劣五类水,几乎失去了作为水的各种功能,成为一池废水。“九五”以来,中央将滇池列为“三河三湖”治理重点之一,我省将滇池列为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之首。截至目前,为治理滇池各级财政总计已投入资金超过47亿元。 tujian.org

记者 马益华 综合整理(春城晚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云南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自主创新品种约占全
    ·支援姚安地震灾区 漆光伟捐出奥运火炬拍得2
    ·中国保监会开展“假保单”专项打击“围剿”
    ·七彩云南助学工程启动 2000万助800大学生上
    ·昆明市滇管局实施制度创新 主动预防违法显
    ·交通部撤销1420个二级公路收费点 提高运输
    ·昆明航空再添运力 新增两航线 机队规模达4
    ·景洪将重建傣味第一街 新址位于南过境路旁
    ·昆明发明第一辆卧铺车
    ·“最牛公交”引出一群老驾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