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首架直升机昆明制造 女飞行员首次翱翔蓝天
2009-08-05
汶川地震后,由于道路中断,缺乏空中力量支持,救援进展缓慢,很多人都因此感叹中国直升机产业的落后。然而翻开滇史档案,我们惊奇地发现,其实中国直升机开发研制起步并不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在1922年,当时的“云贵总督”唐继尧就在昆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1939年,南迁的军工企业在昆明制造出中国第一架直升机“蜂鸟”号。 tujian.org

云南航校与东陆大学同年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22年,在唐继尧的努力下,云南大学的前身、中国西南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诞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东陆大学首任校长董泽的强烈建议下,唐继尧同年创办了“云南航空学校”,期以填补西南空军的空白。航校的理论教学在讲武堂进行,实践课程在巫家坝机场开展。有专家称,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此前袁世凯在北京办过航空学校)。当年冬天,云南航空学校就在云南和贵州两地招收学员,此后又招收了浙江、广东的学员以及来自朝鲜的国外学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航校第一期设置了飞行、机械两个科,飞行科招收学员为15名(其中有一名来自朝鲜的女学员权基玉),机械科学员5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法国教练机训练学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进行实践课程,唐继尧专门从法国购进了“布列格”和“高德隆”共12架教练机,作为学员们的学习用机。这是中国的第一代教练机,只需要200米左右的跑道就可以升空。

tujian.org

讲武堂的教官担任航校主讲,重点教授地面基础科目和空中作战指挥,同时邀请了法籍空军大尉阿尔彼得为空军顾问,并担任飞行教官,法国空军少尉佛朗塞士和马尔丹为飞行教官,负责空中驾机的飞行训练课。

tujian.org

当年,由于训练器材的简陋和不足,在进行地面动作的统一配合时,航校一度使用自行车作为训练器材,并成为飞行员地面训练要领的必修课程。自行车地面训练科目主要包括车技、编队、造型,不仅要求有高超的骑车技能,还要有统一的团队协调精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沛泉为云南航校首任校长,1927年他调任广东后,留法学生柳希权继任校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培养了200多名空军人才 tujian.org

史料中可见,云南航校首批学员张有谷曾回忆,当时的飞行训练是非常危险的。首期培训班曾经有两架编队为第四、第五号的训练机,飞机升空后,由于学员不熟悉飞行要领,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在今小西门附近的空旷处坠毁,幸亏没有伤及地面人员和房屋,也没有引起火灾。此事在当时曾引起了很大恐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26年7月,第一期学员毕业,成为云南乃至中国首批掌握飞行知识的空军人才。 tujian.org

1927年5月唐继尧去世后,龙云逐步执掌云南军政大权,航校继续开办。1930年到1933年,陆续招收了两批学员续办了第三、第四期航校班,期间又从美国购买了“箭牌”教练机,把1929年向美国购买的两架“莱因”四座客机命名为“昆明”号和“金马”号。同年“金马”号飞机还到杭州参加了“西湖博览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后来“金马”号被广东方面借用损坏,对方赔偿了一架法制“波特士”六座客机,命名为“碧鸡”号。

tujian.org

至1935年,云南航空学校培养了200多名飞行技术人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云南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自主创新品种约占全
    ·支援姚安地震灾区 漆光伟捐出奥运火炬拍得2
    ·中国保监会开展“假保单”专项打击“围剿”
    ·七彩云南助学工程启动 2000万助800大学生上
    ·昆明市滇管局实施制度创新 主动预防违法显
    ·交通部撤销1420个二级公路收费点 提高运输
    ·昆明航空再添运力 新增两航线 机队规模达4
    ·景洪将重建傣味第一街 新址位于南过境路旁
    ·昆明发明第一辆卧铺车
    ·“最牛公交”引出一群老驾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