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云南民族工作60年成就展在省民族博物馆开展,一位省外参观者边拍照边对记者感慨:云南真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花海,令人神往。展览将持续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这也印证了云南这个有着25个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60年来在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取得的繁荣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祖国好·云南红”大型系列报道的重要内容。东起文山的壮族,西至香格里拉的藏族,南到西双版纳的傣族,北至昭通散居的苗族、回族……在一座座雄伟秀丽的山峦间,在一个个河流湖泊环绕的坝子,在原始森林葱郁的热带,在风光险峻的乌蒙高寒山区,本报派出的采访团全面了解了60年来在39.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和睦相处相依共存的现状。 tujian.org
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每一位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对今天的大好局面如数家珍,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去年云南从未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重大群体性事件。问及原因,大家异口同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部部法规的出台,构筑了云南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坚强基石和法制保障。在省民委,工作人员出示了一份“民族团结目标责任书”说,每个民族把民族团结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和最大的责任。从政府一级级落实到基层村寨的民族团结责任书,去年就签订13881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责任书,正是一部部法规的缩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山区,由于历史原因,至今还在努力摆脱贫困。省委、省政府实施了持续10年的“兴边富民”行动,已投入上百亿元资金,从道路、住房、饮水等基础建设工程开始,把民生问题解决落在实处。我省还提出了“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并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和4个特困民族进行重点扶持…… tujian.org
“改变一代人、培养一代人”,这是云南民族工作的思路,关注民生,保障各民族生存权、发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培养一代人,在民委主任王承才看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人才,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下一代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奠定基础。在教育上,我们也看到了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据:云南率先实施了“两免一补”等政策,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57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文化上,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刀美兰的《孔雀公主》、《云南映象》、《印象丽江》、《太阳女》、《勐巴娜西》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彩云之南的神奇与魅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干部培养和任用上,我省率先出台了两条硬性规定,即全省25个少数民族都有一名以上厅局级干部,每个省级厅局部门都有少数民族干部。这两条规定执行以后,独龙、德昂、阿昌和布朗4个民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干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张 明 宋金艳 (春城晚报)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