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刚刚开始,禄丰县仁兴镇白沙村委会白沙五组的烟农李刚又忙碌开了,自从今年承包了706亩烟田后,他就没空闲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整个罗次坝区像李刚这样的种烟大户不在少数。罗次是禄丰县传统的烤烟种植区,坝区内共有仁兴、碧城、勤丰三镇,禄丰县烟草公司经理金绍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烟叶标准示范县,禄丰在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的建设中做了很多探索,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生产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烟叶种植专业户、烟叶种植家庭农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生产模式,由此也培养出了很多的致富带头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禄丰县勤丰镇马街万亩烟田片区参观时,记者遇到了刚刚给烟叶施完肥的古城村村民小组的陈晓勇,陈晓勇家有1.7亩烟田,以前这1.7亩烟田分布在8个地方,每次他光施肥就要花一个早上。今年2月份实行烟田改造之后,陈晓勇的田都集中到了一起,他告诉记者,现在管理起来方便多了。看着万亩烟田片区一条条整齐的机耕路、纵横交错的引水、排水沟渠,陈晓勇说:“现在再也不用靠肩头挑水种地了,往引水沟里接根皮管水自然就引到田里,而且拖拉机就能直接开到田里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今年2月13日勤丰镇实施万亩烟田改造之前,很多村民都不同意,一来怕吃亏,二来怕把自家的田给改坏了。其中,旧县村三组的苏应富反对声最高,直到开工前一天,他还坚决不肯改造他的5亩田。但是烟田改造完几个月后,苏应富见到村委会书记邓子善的头一句话就是:“我服了。”“以前的烟,只有老倌儿的烟杆粗,膝盖高,现在改良之后每株都长到了1米5以上。”60岁的苏应富直夸党的政策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罗次坝区的烟农不仅种植条件好了,育苗、烘烤也不用再操心。2008年由碧城镇西合村委会书记何加寿牵头组建的罗次育苗服务社占地140亩,68个大棚,每亩产量1100株,可以供5万亩大田移栽,满足了整个罗次坝区的种植需求,此外还有7个大型的烘烤服务站,给烟农提供专业的烟叶烘烤服务。在罗次,传统的小烤房已经难觅踪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胡晓蓉 周永源(云南日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