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玉石毛料首次登台 精品珠宝现场亮相石博会今日开启大幕
2009-08-05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以下简称石博会)今日拉启大幕,可以肯定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将掀起一股强劲的“石头旋风”,也将让更多的市民、中外石友及广大游客大饱眼福,更好地宣传云南的石产业、石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的石博会无论在展会内容、展会规模、展会规格上都有很大突破。共使用了会展中心新馆6个展厅,展出面积5万平方米,合计展位数已超过1900个。参加本届石展的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山东、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及缅甸、越南、阿富汗、斯里兰卡、老挝、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近300余个商家,并有缅甸珠宝协会87人的代表团参加翡翠毛料和成品展销。今年参加精品邀请展的展品超过2000件,受邀参加中国名玉珍藏精品展的有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等,还包括稀世的翡翠、珍贵的田黄、新发现的黄龙玉等稀世奇珍100多件。参加展销的展品还有观赏石、珠宝玉石、翡翠毛料、建筑石材、木雕根艺、相关石工艺品及各类加工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凸显五大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石博会在各级政府、各主办单位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展会规模大有突破,本届石博会使用了会展中心全部6个展厅,展出面积达5万平方米,折合国际标准展位超过1900个,参展的商家近1300家。其次,国际化参与度高。历届石博会都有国际石友前来参观,也有缅甸、越南等的口岸国家商人参展,但今年的参展国家还增加了斯里兰卡、阿富汗、巴基斯坦、老挝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参展。此外还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的嘉宾莅临展会。第三,展品丰富且产业覆盖面广。本届展会1号馆是石材馆,主要展销建筑石材及石产业加工设备;2号馆是珠宝馆,以珠宝玉石和翡翠饰品为主;3号馆是翡翠毛料馆,主要展销从德宏、缅甸运过来的翡翠毛料;4号馆除安排有精品展、名玉展,有超过2000件观赏石及珠宝玉石精品外,还划出一块区域用于木雕根艺及石相关工艺品的综合展销;5、6号馆是观赏石馆,主要展销黄龙玉、黄蜡石、大理石、铁胆石、图纹石、造型石、水石、画面石等原石、雕件和饰品。第四,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除继续开设“赏石文化长廊”外,还组织了“云南石产业发展论坛”、“珠宝玉石及观赏石鉴赏收藏知识讲座”、“‘玉出云南、玉美德宏’珠宝走秀展演”、“中国名玉珍藏精品展”和“彩云之南的美玉传奇展”等系列活动。第五,社会关注度高。随着展会的临近,组委会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石友石商的咨询电话。除石博会招展招商工作比较到位外,还因为前两届的成功举办使其在国内外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树立了品牌,成为全国石展的一面旗帜,同时为石商、石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参观者带来了丰盛的石文化大餐,预计本届石博会的参观人数将突破15万人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6吨的玉石毛料将在2009中国(昆明)东盟石博会上拍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08年石博会 天下奇珍异石云南展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云南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自主创新品种约占全
    ·支援姚安地震灾区 漆光伟捐出奥运火炬拍得2
    ·中国保监会开展“假保单”专项打击“围剿”
    ·七彩云南助学工程启动 2000万助800大学生上
    ·昆明市滇管局实施制度创新 主动预防违法显
    ·交通部撤销1420个二级公路收费点 提高运输
    ·昆明航空再添运力 新增两航线 机队规模达4
    ·景洪将重建傣味第一街 新址位于南过境路旁
    ·昆明发明第一辆卧铺车
    ·“最牛公交”引出一群老驾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