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和大胆探索,我省被列为第一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7个县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从点到面取得重大进展。经专家评估,示范区的综合防治工作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示范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全国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样板”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04年开始,我省有盈江县、昭阳区、红塔区、巍山县、麻栗坡县、临翔区和澜沧县等被列为第一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示范点。5年来,省卫生厅认真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全力会同示范区内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力量,形成互补,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性的防治工作。示范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从队伍建设,政策支持,组织发动,广泛宣传等各项工作入手,进行了全面的综合防治探索,使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宣传教育和综合防治,建立了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建立了美沙酮门诊和一批清洁针具交换点,开展艾滋病病毒检测的人数达38.3万人;对一批阳性孕妇实施了母婴阻断,覆盖率达到100%;开展了免费病毒治疗1350例,对近4000名生活困难的人群和因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了生活救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示范区在防治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为全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盈江县从县情出发建立起了少数民族地区综合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模式;临翔区全面总结积累了对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和感染者的随访救助工作经验;红塔区完善了中小城市对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工作方法;临沧市利用VCT平台加强了对感染者的综合管理;昭阳区建立了吸毒人群综合防治服务平台;麻栗坡县探索了在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经验;巍山县把禁毒防艾相结合促进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体系建设。各示范区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作,创造了经验,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目前,各示范区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城市居民中,已由原来的67.9%提高到了92.5%,农村居民由原来的67.9%提高到了82%,在青年学生中,由原来的68.4%提高到了96.5%,对感染者的有效管理率由原来的32.6%上升到了85.3%。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李启昌(云南日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