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云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承担起“一市带全省”重任 昆明在行动(图)
2009-08-29
【核心阅读】省委、省政府实施现代新昆明建设战略以来,以每年一次现场调研会的形式,对昆明进行“会诊”;在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各州市、各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昆明正从不同领域全力展开突破。同时,省委、省政府对昆明一以贯之的“核心要求”从未改变: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必须承担起“一市带全省”重任。 tujian.org

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望,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昆明正在行动,全面履行和担负起省会城市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位:枢纽效应日益凸显

tujian.org

十几年的“昆交会”洗礼,让全省和昆明的经济触角深深扎入东南亚。最近几年“中国—南亚商务论坛”在昆明的连续举办,使昆明作为中国——南亚区域合作重要枢纽的地位正在得以巩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昆明成为一片发烫的沃土,是独特的地缘区位使然。昆明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处于南北国际大通道、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交叉点,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权威专家指出,这五大区域,107个国家、总人口23亿,占全球三分之一强,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tujian.org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昆明也在最大限度地积聚力量,走向这个“超级市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在修建的昆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设计吞吐量为6500万人次,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广州机场并列全国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条国内铁路交会,4条国际铁路出境,未来四到五年,昆明将构筑起“七进四出”的铁路大通道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条高速公路辐射全省,4条国道通向川、黔、越、老、柬。投资1240亿元的中石油在昆炼油和配套管道建设项目即将开工。随着陆路交通环境的改善,西借孟加拉湾出印度洋,东借北部湾出太平洋的条件逐渐成熟。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化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凸显。

tujian.org

交通枢纽地位形成,昆明的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将波及全省每一个州市,昆明的热度将向内陆及全国延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桥梁”也是昆明的一大使命。作为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明既是发达地区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理想终端,又是国内各个城市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最佳起点。全省都可用昆明这一平台内引外联,实现自己“引进来、走出去”的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昆明还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拥有各类人才43万余人。昆明是全省的“人才库”,这无疑是带动全省的重要源泉。难怪保山市委书记熊清华说,昆明选派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和医生支援保山,希望两地的“兄弟关系”能更加紧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滇中兴则云南兴”。促滇中、带全省,昆明已开始行动。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枢,昆明是集竞争力、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于一身的核心和“龙头 ”城市。围绕强化核心城市的集散功能、发挥“龙头”作用,昆明正在加快构建立足云南、联系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资金、商品、技术、人才、信息“五流”集散中心。(记者 王雪飞 和光亚)(云南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承担起“一市带全省”重任 昆明在行动(图
    ·云南省出台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办法 驾照遗失
    ·张祖林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7次常务会 3年全
    ·省高院出台举措保障律师执业 律师出庭可走
    ·会见、取证等热点纳入范畴 云南高院出台意
    ·云南省编制滇中城市圈规划把昆明曲靖玉溪楚
    ·云县学习实践活动纪实: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
    ·云南省政协文史委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举行王学
    ·云南省纪念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暨滇桂黔边
    ·昆明盘龙区首发30万养老券 每人每月最多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