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昆明问责风暴系列报道之八
问责,现如今已和昆明紧密联系在了一起。8月7日,昆明市纪委公布了一组数据,“昆明市上半年严肃查处了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共问责278人,被问责的278人中,有县处级干部49人、科级干部147人、一般干部36人、其他人员46人。其中免职19人、停职检查27人、调整岗位6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35人、通报批评80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36人、诫勉谈话7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问责,在昆明成了常态,对昆明政坛的工作作风的改善、对亲民政府的打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责风暴下,官员和市民会有怎样的不同感受?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压力大”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问责制度下的昆明政坛,“压力大”成了官员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我身边的同事,因为上班时间玩游戏,被媒体的记者暗访到,前两天受到了通报批评的严厉问责,现在身边的同事,上班时不再像以前那么懒散了,不再有打游戏、看电影、闲聊的现象了……工作压力非常大。”这是禄劝县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小王说的一番话。小王是2006年来这里工作的,他说刚开始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同事们在私底下议论,处罚太重了,有点上纲上线。但是渐渐地他们明白过来,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特别是行政审批中心这样的服务窗口,与市民的联系更是密切,一言一行更是要注意。小王说,这段时间,单位还组织了培训,要求工作人员要练好接待功,树立好新形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一位官员说,隔三岔五就会看到报纸说某某官员被免职了、被通报批评了,有些甚至是自己身边的领导、同事,这让公务员们感到很大的压力。现在他明显感觉到,领导批示越来越多,文件催得越来越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习惯了早上8时30分上班、下午18时下班,身上带两块手机电池,办公室里备上了运动鞋……而且现在加班多了,会多了,单位的电话绑定在他的手机上,离开单位之后依然担心,觉得时刻可能还有事没有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同时,对于被问责的干部本人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本报在7月中旬推出“关注昆明问责风暴”系列报道以来,本报曾派出多路记者到各个被问责的部门进行采访,回馈来的信息是,在被问责过后,一些领导干部腿更勤了,办事效率更高了。一些被问责的政府部门一把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是嫌官小,现在不了,因为官越大责任越大,晚上回到家,连做梦都会想着如何还清之前的因为拖沓、不作为而欠下的“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脸好看 话好说 办事快”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8日,昆明东风广场,晨练间隙,两位老人买了一份报纸,报上说,昆明市禄劝县一名工作人员因为上班玩游戏被问责,两位老人从事件本身,聊到了问责、聊到了昆明新政、聊到了市委书记仇和。一名老人说,以前去办事,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公务员更亲民了。如果遭到不公平待遇,打个电话投诉,马上就会有人调查和处理。老人的话,是有根据的,因为在今年年初昆明市委、市政府就向社会公布了行政工作“五办”、“五倒逼”的具体方针,其中,“五办”是: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五倒逼”是指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对完不成的官员将进行问责。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昆明市民张华柊说,他平常很喜欢看报纸,官员被问责的事情屡见报端,被问责的官员中,有一些事情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张华柊看来,这是件好事。某些公务员眼中的“小事”,往往却是到政府办事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小与大,只是立足点的不同而已;政府的工作其实就是由这样的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如果老百姓去办这样的“小事”常常办得不顺利,常常要看办事的公务员的脸色,这事就大了,因此他觉得昆明问责官员的常态化,让官员感到压力促进他们改进工作,这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 tujian.org
有评论认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昆明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公务员的改变,脸好看、话好说,办事快。去年,昆明市级制度创新242项,行政审批项目从506项精简到96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会城市。昆明正在打造的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新气象,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这背后依托的,就是行政问责等一系列制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席记者 查小高 实 习 生 陈小翠 李瑞英 来源:云南法制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