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近,一种外表黑乎乎看起来像烤焦的面包在杭城流行起来,这种面包因为添加了竹炭粉,据说有排毒功效。然而,这种竹炭粉,却并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竹炭粉淘宝价1元/1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杭城某面包店销售的“竹炭什锦面包”通体焦黑,其配料有竹炭粉、面粉、鸡蛋、奶酥油、砂糖、核桃等。销售员说,竹炭粉有排毒功效,这种面包最近销量不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在挑面包的包女士说,身边的不少同事都在交流如何自制竹炭面包,“听说这种面包在日本、韩国很流行。”于是,包女士也跟风买了10克竹炭粉,自己做起了竹炭面包,“这竹炭粉还真是黑,就放了1小匙半,整个面团就黑得一塌糊涂了。做出的面包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儿子吃了,第二天的便便都是黑的,大概是排毒了。” tujian.org

  淘宝网上也在销售这种面包,“研磨坊”的一款竹炭面包的产品说明中介绍,在日本,竹木炭成分的饼干、面包是时兴的保健食品,竹炭含有钾、钙、镁、铁,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毒素,更可吸收多余油分和去水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制作竹炭面包的竹炭粉在淘宝上也有销售,价格基本是1元/1克,一般10克起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这种竹炭粉究竟是怎么生产的?能不能添加到食物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海诺炭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竹炭粉就是毛竹经过高温炭化、活化,经过超细研磨、杀菌消毒处理制成的,“一般用量不能很大。在日本,竹炭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中国好像没有竹炭使用的限量标准。”

tujian.org

  而为某面包房生产竹炭面包的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用的都是台湾进来的“朱师傅”竹炭粉,是通过海关检测的。“包装盒上写明竹炭粉使用量占面粉的最大比例是1%,而我们用量一般在0.5%以下。”该负责人说,竹炭粉在国内还是一种新鲜东西,在杭州也是去年开始使用在面包、蛋糕、月饼等食品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在2008年11月4日卫生部回复国家质检总局的信函中明确指出:竹炭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加入食品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卫生部称,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竹炭生产环节的监管部门亦无法提供竹炭的生产工艺、质量规格等详细资料,目前也很难确定竹炭是否为植物炭黑或植物活性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浙江省质监局食品处工作人员指出,从现在使用的2007年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来看,虽然没有提到竹炭。“但有一点,不管是否进口,其使用都必须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营养专家建议谨慎对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使证明无毒也最好不要吃,何况现在国家都明确规定不能添加到食品中。”浙江大学食品与科学营养系主任应铁进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竹炭作为一种高密度的东西,具有可吸附周围气味、微尘甚至毒素的功能,所以现在常被用来当作装修后的消毒工具,医学上有时也利用竹炭为吸入毒物、毒气的患者排毒。竹炭进入人体内后因为自身的高密度无法被人体消化,所以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这就是为什么吃了添加竹炭粉的面包后粪便会变黑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应铁进还补充道,在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科学研究理论的前提下,建议消费者不要去赶潮流,而应谨慎对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了竹炭粉的黑面包很"潮" 营养专家建议谨慎对待
2009-07-15

     相关链接
    ·禁泳贴沙河里满是游泳者 公共紧急救生圈成
    ·歹徒劫人质与警方对峙 警方首次当场击毙歹
    ·苏浙楼市回暖难续
    ·绍兴民企大规模对接央企 将投资520亿元
    ·全力打造浙中商业购物中心
    ·"你不会拒绝性价比高的产品" 义
    ·专家为企业转型升级支招 嘉兴企业"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