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浙江一女生击败男选手 勇夺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
2009-07-16

   浙江在线01月05日讯 新年伊始,一位白净瘦弱的大四女生成了浙江科技学院全校师生口中的传奇。在上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女生杨舒捷带着她手工做成的机器人,击败众多重点高校实力雄厚的参赛队,站上双足竞步机器人大学组交叉足印的冠军领奖台。据悉,她还是这次大赛中唯一的女选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她的机器人走得最标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其他重点高校参赛队动辄七八人、甚至十几人的规模不同,杨舒捷所在的参赛队只有她和指导老师陈军统两个人。由于人手不够,参赛的两个机器人只能打包塞在一个小箱子内,结果经不住长途颠簸,等到了广东中山的赛场,机器人肚子里的6个电机居然坏了2个。次日就要比赛了,换成其他小姑娘也许哭鼻子了,杨舒捷却咬咬牙,通宵修理机器人。

tujian.org

  好不容易修好机器人,杨舒捷一进比赛现场还是怔住了——其他参赛队带来的都是工业级制作精良的机器人,相比之下,自己两个手工级的机器人显得很幼稚、很粗糙。殊不知,全场男选手们此时也因这位女选手的到来而震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场一眼望去全是男生,只有我一个女生。在比赛场地调试机器人时,选手们争先恐后,我力气小挤不过男生,只能在一旁的桌子上调试机器人。”杨舒捷回忆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是接下来这位唯一的女选手,其表现再度令男选手们刮目相看。眼看其他机器人比赛时不时跌跟头,或者走到了规定范围外,杨舒捷则小心翼翼地放下自己的机器人,立正、卧下、前翻、后翻……一连串完美的动作,她的两个机器人分别以满分通过机器人交叉足印和狭窄足印的两项比赛,并分获一、二等奖。“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杨舒捷的程序功底,她的机器人硬件结构虽比不过别人,甚至临场出现缺陷,但她能在程序上进行微调和弥补。”指导老师陈军统这样评价自己的弟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身边常带瑞士军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很多同学看来,杨舒捷绝对是与众不同的女生,她最大的爱好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制作机器人。为了方便制作机器人,她还特意买了一些调试工具,在自己家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他女生喜欢随身带镜子,我身边最常带的却是瑞士军刀。这次坐飞机去广州比赛,在过安检的时候,我随身的包里被扫描出有瑞士军刀,只得重新办理托运,差点错过了班机。”杨舒捷的小秘密吓了记者一跳。可这位文静女生的解释又不禁令记者莞尔,她说:“因为瑞士军刀上有螺丝刀等功能,做机器人时派得上用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养只机器狗当宠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在实验室里做机器人,杨舒捷还常在家里的工作台上倒腾各种各样的小发明。现在推开她家门,就能瞧见一只摇头晃脑循声跑来的智能机器狗——因为皮肤敏感没法养宠物,杨舒捷花一年时间做了一只智能机器狗,人一走近,它还会主动打招呼,可爱程度可以和当年周星驰电影里的“长江七号”媲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爱做机器人的杨舒捷最大的愿望却不是机器人大赛的桂冠,“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制作出一台有感情的机器人,可以与人交流。其实感情是最没有逻辑可言的,要用逻辑严密的程序使机器人有感情,可能只有我们女生才会这样异想天开。”杨舒捷笑了。

tujian.org

   tujian.org

     相关链接
    ·禁泳贴沙河里满是游泳者 公共紧急救生圈成
    ·歹徒劫人质与警方对峙 警方首次当场击毙歹
    ·苏浙楼市回暖难续
    ·绍兴民企大规模对接央企 将投资520亿元
    ·全力打造浙中商业购物中心
    ·"你不会拒绝性价比高的产品" 义
    ·专家为企业转型升级支招 嘉兴企业"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