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纺织工业突破金融危机困境途径分析 |
2009-05-05 |
|
全球纺织网2月4日讯 纺织工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工业稳定健康发展,对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经济的作用。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外围影响,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涨价、工资和社保资金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河南纺织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一、河南纺织行业现状
纺织业是河南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省纱锭总数达1420万枚,约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4.2%,规模居全国第三位。2008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94户,年生产纱250万吨,在全国位居前列;2007年,河南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88.5%。但是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发生了变化,虽然产量增长,但效益增幅降低。经济效益开始大幅下滑,整个行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效益增幅减缓。2008年1-6月,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生产棉纱154.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布11.5亿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服装1.7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65.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3%;销售收入474.85亿元,同比增长43.3%;上缴税金21.4亿元,同比增长51.2%;实现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48.1%,与去年同期增幅90%相比,增幅降低42个百分点。截止今年6月,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94户,比2007年年底增加120家,比2006年年底增加257家。所以生产和效益增长,主要原因是企业户数增加,是投资拉动的结果。2、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至6月底,全省30%的纺织企业平均利润率在3%以下,60%的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0.73%。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124户,同比增加8.77%,亏损面为10.39%,高出全国亏损面10.15个百分点。
二、河南纺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宏观上来看,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人民币上调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上调等银根紧缩政策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07年,央行共进行了10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和6次加息,使得银行信贷规模收缩,各项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以周口市为例,6月底,周口市各家金融机构贷款总额471.94亿元,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5.9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额471.94亿元中工业贷款仅为54.9亿元(较年初减少1.4亿),只占贷款总额的11.63%。其次信贷资金向优势行业、重点企业严重倾斜,大部分流向交通运输、仓储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项目建设和少数重点企业。纺织行业由于效益下滑,销售不畅,资金回收慢,所以融资更加困难。在全省1194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绝大多数缺乏资金支持,经营困难。按照行业管理要求,企业生产用棉一般要有3个月的储备量,但现在不少企业生产所需的棉花,库存仅够用几天。加之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疲软,为了加快资金周转,企业只能保本销售,甚至亏本销售。舞钢银龙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30万锭的纺织企业,过去产品一直是零库存,从2007年7月开始有了库存,产销率回落。郑州市纺织企业,各企业以每月200-400万元的亏损额在递增。有的连水、电、气和统筹金都无力支付,将被迫全面停产;更有甚者,连发工资都困难。全省纺织企业比较集中、数量较多的新野县小纺织企业已亏损1/3。
2、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不堪重负。
驻马店市煤价从去年的540元涨到现在的860元,涨幅59.3%,电价上调0.025元,涨幅5%。按《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人工成本增加20%以上。如南方中天纺织有限公司,年用电3600万度,由于电价上涨0.025元,年增加用电成本90万元;油价每升上涨0.9元,导致运输成本提高,该公司年运输棉花等原料18000吨,年增加运费116.7万元;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人工资每人增加100元,年增加成本220万元;为工人办理劳动保险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