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建议上调多种商品出口退税 |
2009-05-05 |
|
全球纺织网10月21日讯 面对铺天呼啸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国政府决定游出审慎灵活的“自由泳”。以出口退税率上调来刺激出口,便是“中流击水”的奋力一划。
本报记者从商务部及多家商会获知,一份包含多个出口商品大类以及税目的出口退税调整建议方案,已由商务部送交财政部。但此消息尚未获得两部委的正面回应。
一名相关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该方案准备和报送时间大概是在两个月前。但具体出台时间尚未可知。一位外经贸系统官员也向本报证实,曾接到过商务部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上报2007年出口退税下调时被“不合理调低”的产品――“恢复不合理调低”也许是本次商务部方案的主导思想。
该方案中主要包括上调纺织、服装、部分轻工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预计调整完之后,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将达到15%,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基本恢复到2007年调整之前的水平。而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下简称“两高一资”)产品退税率并不会调整。
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出台有针对性的外贸政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其中,提高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该表述上看,商务部方案大体已获采纳。
而在同期召开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一期展上,欧美采购额明显下降,这个中国进出口的最有效风向标已经显现出危险信号。其中,占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也显出疲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刘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从这届广交会的成交情况和企业反映来看,明年形势不容乐观。“本届机电产品成交额比上年秋交会仅增长1.2%,是多年来罕见的低速增长。”
但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效果,在业内和学者间依旧争议。事实上,年中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门都曾向各行业协会、商会征求政策建议。但在多数建议中,出口退税政策并未占据重点位置,稳定汇率、放松外汇管制等内容更受关注。
纺织服装普调为主
纺织、服装、轻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大宗产品,在本次出口退税上调中,仍然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纺织、服装将在7月底上调2%的情况下,再上调2%。“年初我们曾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回调四个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向本报记者表示。
之前上调退税率的效果并不明显,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9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180亿美元,比上月减少了3.1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也只有1.75%,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单月出口120.5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25%。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提上了政府议程。其中又有两种意见,一是继续实行普调――即除部分“两高一资”化纤产品外,其他产品全部列入调整;一是有选择地调高服装、家纺等附加值较高、对整个产业链有影响的产品出口退税。
有关官员透露,在商务部方案中,纺织服装可能仍然以普调为主。
据测算,仅家纺、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年底前上调2%,也有望在2009年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获得106亿元退税额,为全行业增加80亿元净利润。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以箱包鞋帽产品为主的轻工类出口退税率本次也有望恢复至2007年水平,即从目前的9%上调至13%。
出口低迷时上调退税率,重点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在中国早有先例。1998年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一度降至6%,但此后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又逐渐回升到13%。
小部分机电产品列入
机电产品占据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因此外界对相关政策尤为关注。但有关官员表示,机电产品平均出口退税率较高,并无大幅上调空间,也不可能采取普调方式,因此最终被列入调整方案的只有少部分产品。
这部分机电产品和信息产品的零部件出口退税调高,是在“恢复2007年不合理调低”产品退税的整体思路下进行的。
在消费类机电产品方面,由于主要市场集中在欧、美、日,2008年出口所受冲击尤大。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升表示,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家电产品出口增速17.7%,同比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市场增速只有2.4%。
此前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在上报给商务部的建议中,重点提出了电风扇,因为目前其他家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都在13%左右,只有电风扇2007年被调低至9%。徐东升说,今年前三季度电风扇出口下降了20%,为降幅最大的家电产品。
“两高一资”产品未列入
但出口退税率的频繁调整,令生产企业和进出口商觉得无所适从,政策预期始终难以稳定。而退税对中国出口结构调整的利弊之辩,也始终未有定论。
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出口退税并非针对出口产品的补贴,而是考虑到产品在进口国还要征收增值税,因此在出口时退还本国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的一种国际惯例,因此不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调节出口规模的政策手段,政府应该加强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2007年6月,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2007)90号文规定,取消了钢铁、化工等533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降低了服装鞋帽等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共涉及了海关税号中37%的产品,调整的范围之广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当时财政部明确表示,该次出口退税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缓解顺差过大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
但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加上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出口逐渐显现疲态。外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到半年,就从“压顺差”,变成了“稳出口”。
而本次政府出手“救市”,一方面是由于外贸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下降,可能导致登记失业率上升,进而无助于社会稳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0月20日公开表示,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而自年初起,商务部就将调研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相关的产业上。
而从本次商务部方案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是关注重点,而2007年被下调出口退税率的“两高一资”产品并未被列入。
这也许表明,政府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并未改变调整外贸结构的决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