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 目前,化工园区已经成为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在我国化工产业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化工企业入园率高达90%(以产值计)以上,新建的项目必须全部入园。而化工园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全行业节能减排的进程,对全社会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长三角的化工园区代表了中国化工园区的先进水平,也引领着未来化工产业节能减排的方向。9月18~26日,本报派出记者参与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中国化工园区节能减排记者行”大型采访活动,期待这组系列报道能为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借鉴。
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潘石泉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份材料——今年以来,由于环保、能耗指标达不到要求,已经有2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同样,浙江的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今年也拒绝了价值2亿美元的投资项目,上海化学工业区今年则已经对总额超过6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说了“不”。 “当前,拒绝项目入驻在长三角地区的化工园区那是太普遍了,现在地皮金贵,环保要求非常严格,各园区对新上项目都非常谨慎,既要考虑环保、规模、效益,还要从园区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考虑。”宁波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祖友告诉记者,“现在不是什么项目都能随随便便进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节能环保政策的强压、土地紧张等因素使长三角地区的化工产业向集中度高、规模大的方向发展,而长三角地区的化工园区已经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发展到挑选企业、挑选规模、挑选效益的“挑商选资”。 长三角稀缺的土地资源使该区域内的化工园区都分外珍视土地的使用,有限的土地供应优先供应给规模型项目。胡祖友说:“今年宁波化学工业区总共有700多亩土地指标,大约够一到两个项目使用。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会优先选择占地少、投资效益高、与区内企业关联度高的项目。”而邻近的嘉兴港区今年也只有300多亩的土地指标。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马麟梁说:“我们园区土地比较稀缺,因此对新上的项目真是百里挑一。”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供地状况更为严峻,该园区已经没有新增土地,主要以区内企业扩建项目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对入园项目优中选优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化工园区的普遍状态。 能耗和环保指标也是各园区引进项目时特别重要的一个考核因素。“无论项目投资多大,效益多好,只要环保通不过,我们绝对不允许进园区。”潘石泉说。“我们有‘三个不上’的原则,就是重污染项目不上、难于治理的项目不上、环境容量不允许的项目不上。”由于对园区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都有硬性指标,因此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项目成了长三角各化工园区的一致准则。“现在各地都有节能降耗的指标,扬州市政府对化工园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完成指标和节能措施指标,这是两个非常硬性的指标,而把好园区的项目入口关是实现这两个指标的必要措施。”扬州市副市长、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卜宇这样告诉记者。在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由于不能达到区内排放要求,一个总投资3亿美元、年销售额近40亿元人民币的粘胶纤维项目被拒之门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化工产业属于耗能较多、污染较多的传统产业,但只要通过达标治理,化工产业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前这些达标的项目才是各园区争相引进的项目,规模化正是这类项目的共同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除了环保指标外,长三角各园区都在投资规模上对进园项目进行了限定。如泰兴开发区就规定:要严格审查进区项目的投资强度,对总投资低于3000万美元或2亿元人民币的化工项目不予接受,同时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也从原来的160万元/亩调整到今年的200万元/亩。 在化工园区高姿态挑商选资的同时,长三角地区普遍规定化工企业必须入园集群发展,这样的结果是,各地都在大力清理整顿污染高、规模小、布局散乱的小化工。“对于本地区的化工企业,我们也不会放宽政策,必须按照园区的现行规定,只能接受环保达标、规模达标的企业入园发展。”胡祖友表示。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化工园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普遍如此,各园区入园门槛正在不断加高之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