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省潜江市是一座化工资源型城市,被誉为“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足见潜江市作为该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化工基地的重要地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潜江市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污染减排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记者在调查采访时了解到,面对这种矛盾和压力,潜江市采用“四则运算”法,摸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治污之路。2007年,潜江市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降格局,首次出现拐点,综合减排率达到4.44%,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184.2吨,减排率2.2%,二氧化硫减排900.2吨,减排率10.2%。 据潜江市环保局介绍,潜江市的“四则运算”是这样算的。 多算“加法”,加大污染治理投资。2006年至今年上半年,潜江市已竣工治污工程累计投资4.33亿元,是“十五”期间该市污染治理投资总和的1.34倍,平均每年占GDP的2.2%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原来的0达到了现在的62.5%。华润化肥、永安药业、巨源油业、万富油脂、远达化工、金澳科技等一大批重点化工企业建设完善了污染治理设施。 细算“减法”,尽量减少污染源头。2006年以来,该市依法关闭了污染严重、反映强烈、治理无望的小化工和小甲壳素生产企业(或生产线)15家(条),限期治理污染企业28家,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293吨,相当于总量指标的16.16%。另外,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切实落实环评前置审批,依法拒批了近1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实现有效污染防治的拟建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了新增污染物排放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换算“乘法”,着力推进科技减排。近年来,该市积极实施污染集中治理,并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换算科技减排的“乘法”效应,成倍提升了污染减排效应。通过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治理、简单治理为综合治理,减排效应成倍增长,仅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就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062.3吨,占总量指标的13.27%。 巧算“除法”,着力推进管理减排。近两年,该市通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监管,巧算管理减排的“除法”效应,减低企业单位产品的排污量,促进了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建成了市污染源监控中心,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控,4家国控企业已建成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联网,8家省控和12家市控重点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有力减少了超标排污现象。 记者了解到,一些化工企业通过污染治理,实现了社会、经济效果的双丰收。比如永安药业公司投资500多万元,采用“生化 物化”的工艺,对新老厂区的废水实施了治理,实行了达标排放,并在新厂区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华润化肥公司是全国中小氮肥“零排放”试点企业,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零排放”工程,大大降低了废水排放量,从汉江取水由900万吨降到不足100万吨,年创效益5600多万元。齐力华盛公司投资1.46亿元实施60kA自焙槽82kA预焙化技术改造工程,不仅彻底解决了污染严重问题,而且使生产规模由3万吨扩大到5万吨,氟化物、粉尘和沥青烟气净化效率分别达到97%、95%和100%,有效改善了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 tujian.org 据环保部门乐观估计,2008年,该市可实现综合减排13.7%,可望提前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削减10%的目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