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遏制两高产业的盲目扩张,2007年7月我国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但据了解,一年多的时间里,尽管全国已有近20多个省市银行系统、银监系统和环保系统共同发文,联合建立工作机制并开展绿色信贷工作,可是绿色信贷的范围远没有完全覆盖化工等重点领域。笔者认为,绿色信贷遗漏的化工企业更需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任何时候都能经受环保检查。 据悉,在开展绿色信贷地区,环保部门对各企业实行的是定期甚至是突击式的环保检查,企业一旦被发现环保不合格,银行便有可能在贷款问题上施加压力,甚至是停贷。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几乎都是致命的。 在绿色信贷面前,氯碱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尤其是一些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的中小型企业。今年以来,氯碱企业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政策的限定准入标准和力促节能减排、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着其他成本的水涨船高。更让人忧虑的是,面对如此升高的成本,氯碱产品的市场却同样艰难,利润缩水。在困难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就认为,利润都没了,环保问题就先放一放吧,反正绿色信贷还没实行到自己头上,到检查时再说。 这种想法很危险。因为环保工作需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需要细化到企业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如果不是这样,在突击式环保检查面前,这类企业的环保工作肯定是漏洞百出,如果再因此上了环保“黑名单”被银行挡在贷款门外,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绿色信贷仅仅是一种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才是真正目的。企业万不可有钻空子的想法,毕竟以环保促发展是大趋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