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在人类社会全面转向清洁能源之前,可燃冰的出现为人们的这种寻找带来了希望。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已经开始可燃冰的勘探活动,这无疑是明智的举动,但与此同时应加强开采可燃冰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尤其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国际合作。调查研究发现,可燃冰既存在于国家管辖范围内,也存在于国际海底。可燃冰矿藏的稳定带处于500~700米水深以下的海底,水越深可燃冰就越稳定,因此在水较深的区域开发可燃冰造成的环境影响可能也越小。我国除在近海进行可燃冰的勘探外,也应在国际海底进行可燃冰的勘探和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李相方:毫无疑问,可燃冰可以作为全球后石油时代非常重要的替代能源。目前国内外专家认为大约有27%的陆地和90%的海洋范围都存有可燃冰,其含碳量据估计是全球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总含碳量的两倍。其储量巨大,分布范围广泛,且燃烧清洁。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可以产生约160多立方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小分子的气体,其燃烧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属清洁能源。从看得见的角度,目前还没有比可燃冰更好的替代石油天然气的天然新能源。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森: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实验室规模的可燃冰一维、二维的开采模拟,三维的实验室模拟正在进行中。另外,模拟可燃冰开采的中试装置正在建设中,10月份可以投入使用。这个装置可以进行可燃冰的储藏地质模拟,用于可燃冰储藏地质模型和可燃冰形成机理的研究。利用一些先进的声光电测试手段,还可以测定可燃冰的物理和化学参数。另外,可以探索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以及开采过程中可燃冰的动态特性,包括饱和度、温度等的变化,还可以模拟开采的效率,包括采气率以及一些相关的经济评价。可燃冰的开发利大于弊是毫无疑问的。在充分考虑到环境效应和开采效率的情况下,可燃冰的开采有着重大意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地质调查局博士张海启:尽管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开始启动可燃冰海上勘查,前后历经10年,累计投入经费达5亿元,但对于可燃冰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后来者,而且还是一个实验性开采比较落后的国家。如若不推行重大的国家行动计划,将难以在可燃冰这个重要的战略产业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写明:“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勘探”。可燃冰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是一个进步,但显然还没有提高到国家下一代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地位,对于可燃冰的开发与海底和冻土地带的稳定性、全球大气变化、化石能源的结构转型,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还需要深刻的反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