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驻山东记者 李守峰 通讯员 陈秀焘 英荣攀) 6月18日一大早,山东临沭县南古镇寨吴清乐老汉喜滋滋地送走了去阳光建陶公司上班的儿子,自己也推出了卖服装的车子准备去镇上集市摆摊。自从年初搬进了崭新的安置楼房,儿子又在附近的企业找到了工作,吴老汉感觉日子就象蜜一样甜。这是该县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临沭县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工程,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打好民生牌,确保群众迁得顺,住得好,增收快。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6个村庄实施了农房改造,已拆迁3976户,新建住房3366间,规划建设多层居民楼和小康楼321栋,现已竣工133栋,有97栋正在建设中。 围绕群众利益搞规划。临沭县在农村住房规划上把促进农民就业、加快增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四个结合推进统筹规划。其一,将产业培育与农村住房建设有机结合。该县青云镇兴龙社区、白旄镇华南村等都是依托白柳产业规划建起的新兴居住区。其二,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相结合。该县将农村居住工程适当向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区域聚集,以带动周边更多劳动力就业。南古镇寨地理位置优越,该县以其为中心集中周边4个自然村规划了寨和社区,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000多户10000余人居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业。其三,坚持与农村班子建设相结合。该县按照强村兼并弱小村和空心村、异地联合改造原则进行规划,推动农村基层班子整合。其四,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改造规划向中心城镇延伸,促进节约集约规模发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推进农村住房改造,让农民买得起、住得好。临沭县坚持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切实减轻农民支出。该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思路推出了多种融资模式。南古镇寨通过吸收外地房地产投资企业,由开发企业先期注资建设住宅楼,给予开发商适当的利润。项目完成后,将投资和利润一次性付清。目前首期工程3座居民楼已经竣工,90位农民高高兴兴地住上宽敞的楼房。镇北等社区走市场化运作模式,拆迁居民1800余户,对拆迁腾空后的土地进行招、拍、挂,产生的收益建设安置房。目前1200余户村民已住上配套设施完善的新楼房。临沭镇振兴街、青云镇白莲峪等村居通过建设适龄青年安置房模式,统一规划建设了适龄青年安置楼,将适龄青年安置房的价格适当高于建设成本价,利用差价收益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目前已安置青年500多名,节约耕地100多亩。同时,各乡镇和村居还探索实行了“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融资、群众联合互助等筹资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和谐拆迁,务求把好事办好。旧村改造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事,但难免有些群众一时想不通。为此,县里明确提出了民生工程、和谐改造的口号,坚持以真情和服务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乡各级分别抽调了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精干力量充实到工作第一线,实行了部门包片、包户等措施。他们超前服务,带着感情搞拆迁,真正把旧村改造的政策讲明讲透。在补偿方案的制订上,他们本着最大让利于搬迁户的原则,缜密研究补偿方案,科学制订应对预案,争取了群众的最大支持。郑山镇南沟头村在拆迁过程中,镇工作人员主动为拆迁户外出收集租房信息,村干部还把自己多余的房子腾给搬迁户暂住。针对村民多在企业打工的实际,评估人员主动利用早、晚的时间登门评估,赢得了群众的普遍理解和支持。仅用两天时间,该村122个拆迁户就全部签完协议并搬迁腾空完毕。自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拆迁引起的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