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亮剑 品牌木门企业打响市场保卫战
2009-08-28

本报记者 王茜

  “当前,‘山寨’门大行其道的现象暴露了木门行业发展的软肋。当务之急是扶持品牌企业,同时让木门企业有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木门委)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前,题为《13亿元 成都山寨版门企的“盛宴”?》的报道刊出后,在木门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山寨”产品盛行的当下,“山寨”木门也大出风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寨”军玩劫寨
木门企业正规军备受压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3亿元的巨额数字引起了所有品牌木门企业的注意。因为这13亿元本应是木门企业正规军的“粮食”。
  成都建筑装饰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成都家装行业预计总产值约150亿元,约30万个家庭计划在今年装修。按照每户平均花费5000元购买木门计算,将有价值15亿元的“大蛋糕”供成都的木门企业分享。
  成都有300多家木门企业,但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的品牌木门企业不超过5家,年产值在4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品牌木门企业不超过10家。这些成长型木门企业年总产值在2亿元左右。这样算来,近13亿元的“蛋糕”被“山寨”木门企业霸占。
  “山寨”木门大行其道的法宝就是快速克隆品牌木门企业的最新产品,然后以低价销售。于是,巨大的市场份额被“山寨”木门企业以不正当的手段瓜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低价大克隆
伪劣木门产品充斥市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随着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套装木门的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前景良好的市场为小作坊木门加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为赚取更多的利润,木门企业之间相互克隆木门款式的现象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让品牌木门企业防不胜防的是,“山寨”木门企业的克隆技术越来越高。一般在品牌木门企业推出新款产品后的半个月内,克隆新品的“山寨”门就会在市场上亮相。有些消息灵通的小作坊在品牌木门企业刚打出广告,还未将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前,就已经推出克隆产品了。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木门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十几个人就可以组建一个木门加工作坊。这些木门加工作坊在制作木门时,选材往往以次充好。木门质量没有保证,经常发生门面变形开裂、掉漆脱色等现象,损害了正规木门企业的声誉,也严重阻碍了木门行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新技术反克隆
提高门槛让剽窃止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扶持品牌企业是当务之急。木门企业要有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多研发高科技的新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木门委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品牌木门企业应该积极采用新材料,如新型工艺玻璃、新型板材等。另外,功能创新也是关键,如在抗震、隔音、防水、隔热、防风、保温方面多下工夫。而上述技术,“山寨”木门企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克隆的。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从2006年的320亿元到2007年的400亿元,再到2008年的500亿元,国内木门行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高达25%。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增强研发能力是木门企业发展的正途。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木门行业,品牌形成早和创新能强的企业才能够站稳脚跟,并笑到最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银监会声明第二套房贷政策未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亮剑 品牌木门企业打响市场保卫战
    ·银监会声明第二套房贷政策未变
    ·拉萨限制建筑物外观保留城市特色
    ·民政部部署灾区倒塌农房恢复重建工作
    ·中华全国总工会提醒高温停工不能降工资
    ·南京市历史城区内禁建高层建筑
    ·我国将开展汛期文物安全检查工作
    ·施工人员紧急抢修都汶公路彻底关大桥
    ·国家会议中心变身魔术乐园 世界魔术大会如
    ·中国建材集团2008年进入A级业绩中央企业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