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交通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长春 公交、客运、站前 联手打造长春文明之窗
2009-05-06
10日8时许,气温约为零下8摄氏度,很多出行的人正在位于黄河路的长春公路客运中心站等待上车。要赶往九台的沈先生感觉身上暖烘烘的,以往等车挨冻的感觉今年一点都没有了。为了迎接亚冬会,长春站前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从每一个细节上都感受到了文明和温暖。

客运中心站安好地热迎宾朋

以往在长春人的印象中,位于黄河路的长春公路客运中心站是门前黑车攒动,大厅里冬如冰窑、夏若蒸笼,用“脏”、“乱”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现在长春人乘客车出行,感觉可大不一样了。客运站门前的黑车没了踪影,客运站候车大厅里冬暖夏凉,每一个栏杆都清洁明亮,每一项服务都贴心周到。

据客运中心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客运中心站是长春客运总站最大的一个站点,其客运线路穿越全国各省。自今年年初以来,客运中心站的全体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语言和形象的规范,7月份顺利完成的“准军事化训练”更得到了省交通厅有关部门的认可。为了让每一个从客运中心站出行的旅客感受舒适、贴心的服务,客运中心站在今年春季安装了空调后,又在秋季之前在候车出站口附近安装了地热,这也使长春公路客运中心站成为东北三省首个安装地热的客运站。


除了日常的清扫以外,客运站的所有工作人员每月都要进行两次大清扫,由于天气寒冷,工作人员戴着手套蘸着盐水擦洗门口的栏杆。站里的司乘人员还自费学英语,除了可以用英语准确报站外,有些乘务员还能流利地用外语对话。

流血、流汗确保站前安定整洁

刚刚成立一年多的长春市公安局站前治安分局把打击黑恶势力放在第一位,先后打掉了多个黑势力团伙,站前的黑车、黑店、“两拉”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今年年初以来,长春站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前广场被装点得如同花园,外地客人来到长春走出长春站看到的是满眼的春色。此外,站前地区管理局还在站前周边醒目的位置制作并悬挂了多个亚冬会宣传标语,刚刚结束的迎亚冬会万人签名活动还让市民记忆犹新。在亚冬会召开前,站前地区管理局还将组织“三老宣传队”,在长春站前及周边地区宣传《市民守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现场教育指导。

让公交车成为市民流动的家

10日中午,记者乘上了238路公交车,因为这条线路经过3座亚冬会的比赛场馆,他们的服务水平有可能直接展示给各国来宾。记者乘坐的刚好是一辆“样板车”,车身上喷涂了以亚冬会为主题的宣传广告,车内顶棚悬挂着亚冬会参赛国的国旗和赛会项目的抽象图标。司乘人员清析的报站和热情的话语,让每位乘客心中感到了暖意。



文明之音

我是长春公路客运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亲情服务、温馨服务、真诚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离亚冬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会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地提高,让我们的服务更细致、更周到。我们也承诺,我们的服务质量不会因为亚冬会的落幕而有所降低,我们会用服务来传递长春人的真情。(左红军)

我是站前治安分局一中队的指导员,内强素质、外强本领是每一名警务人员的目标,在亚冬会期间我们本着“我在宾客眼中,宾客在我心中的”理念,要为所有来宾及春城父老保卫一方平安。(杨立新)

我是公交集团东胜汽车公司238路车队的党支部书记,我们车队的线路要经过3座比赛场馆,我们的好坏直接反映着长春人的形象。我代表我们的司乘人员诚挚地邀请大家乘坐我们的公交车,同时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人人出力、人人参与,有你有我,我相信长春的亚冬会一定会圆满成功。(鲁山林)
     相关链接
    ·赣县交警开展“五个一”活动力行节能增效
    ·赣县政府召开交通安全协调会整治交通安全隐
    ·宿新公路叶庄收费站积极开展“夏季百日安全
    ·崇仁公路分局节约经费购置养护车辆
    ·彻底关大桥抢通现场
    ·崇仁路政管理“双管齐下”效果好
    ·徐祖远逼部长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调研
    ·江苏 收费路滞留4小时要管吃
    ·安徽 上半年交通建设完成投资75.61亿元
    ·京沪高铁预计明年全线贯通 时速有望达到380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