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局级干部公选考试共设45个考场,每个考场最多不超过30人。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拎着文件袋、里面装着橡皮和2B铅笔;进入考场逐一核对身份证和准考证……昨天,1200余名参加公选干部局级笔试的考生走进设在北京联合大学的考场,竞争35个副局级职位。今年,局级职位笔试首次采用“一职一卷”,不但35个局级职位考卷各不相同,而且像“给力”等热点新词都出现在试卷之中。今天,公选处级干部的笔试将在全市多个考场进行。局处级领导干部公选笔试结束后的第10个工作日,在北京公招网公布笔试成绩。每个职位按分数高低,序列在前六名的竞聘者将在6月中下旬进行面试。
考前气氛轻松
无人“磨刀”
记者昨天上午8时在联大校园里看到,已经有不少考生候考,大家有的在林荫道散步,有的与同单位一起参加考试的同事聊天,气氛十分轻松。除了考试必备的工具和证件,基本没有人带任何的复习资料。一位考生告诉记者,他目前是位于东城区一条著名商街的管委会负责人,这次报考的职位是市编办副主任。“这个职位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我主要是想通过考试锻炼自己,感受一下这种气氛。”
8点30分,考生开始进入考场,工作人员逐一检查了考生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后才准予进入。记者了解到,此次局级领导公选笔试共设考场45个,每个考场的进门处都贴有考场号和职位名称。每个考场最多可容纳30人。据统计,共有1292人通过了副局级职位的报名初审,今天实际应考人数共有1200余人。
考题看似简单
实则不凡
上午12时30分,考试正式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一位报名《支部生活》总编职位的考生告诉记者,题目反映了岗位的能力要求,“看似挺简单,但是考的却是考生的综合能力。”有的考题与城市发展建设紧密相关,“有一道题目是,一个城市建地铁,但地铁要通过一个居民小区。小区的居民表示强烈反对,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网民的议论。作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如何向新闻媒体发布情况和如何向居民作出解释。”
还有的考题在一道题目中考察了考生多方面的能力。“还是在修地铁的那道题中,给考生一份关于该事件报送给市领导的处理意见报告,让考生给这份报告挑错,然后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我觉得这道题既考了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考卷中还就人民日报文章中出现“给力”一词进行论述。
命题人解析
领导特质测试 一题不到一分钟
昨天的考试过程中,各个考场的监控探头全部开启,45个考场的实时情况都可以在一层的监控室看到。考务人员告诉记者,通过镜头拉伸,考生放在桌上的准考证上的字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据了解,考试分两部分,首先进行的是30分钟的“领导特质测试”,后3个小时为“一职一卷”的综合素质测试题。北京市双高人才中心主任袁方向记者坦言,30分钟回答40道领导特质测试题,可以说是相当紧张。“领导特质测试是通过基于心理学和社会管理学等测试工具来考察的。”袁方说。40道题就像心理测试,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考生根据个人的价值观与认知进行判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考题,就是让考生通过第一直觉来做出判断,体现真实性。”
袁方说,打分时,会有自信心、稳定性、宽容度等10几个指标维度,不同选项有不同的得分。得分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常的。“如有的考生稳定性特别强,但是可能在创新性方面有欠缺;创新性突出,但是在稳定性方面比较差,也可以判定他不适合某些领导的职位。”
综合素质测试 考常识也考能力
在综合素质测试方面,袁方告诉记者,考试之前也有很多考生询问有没有复习提纲等。“如果看了试卷就应该可以感到,我们的考题既包括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常识、通过工作经验累积的技能,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领导的行为管理规范、社会热点问题、当下时事政治等,可以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袁方说,在考题的设置上,首先要考虑目的性,就是最好的人才要通过测试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同时要考虑针对性,也就是“干什么考什么”,也就是为什么要设置“一职一卷”;此外还要注重导向性,要结合岗位所在领域的行业特点,结合岗位特殊素质的要求。“我们还根据近几年组织部门向我们反映的领导干部比较欠缺的方面,比如行政行为规范、文字表达能力等,所以我们在出题时也着重向这些方面有侧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