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地铁翻修方案的“举牌哥”陈逸华,呼吁市民停止食用鲨鱼的“鲨鱼妹”邓茜元,还有“光亮哥”、“拇指妹”……在这个夏天,一个个广州年轻人用个体独特的方式,勇敢表达对社会的关注,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的决策,掀起了一个个网络热点。 据最新一期《半月谈》报道:在持续不懈的追问下,质疑广州光亮工程的“拇指妹”终于有机会和广州市建委主任面对面交流。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在会面结束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广州是座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我对这次建委的态度打满分! 新闻回放 “拇指妹”追问光亮工程
遭遇行政部门“踢皮球”
“拇指妹”的真实姓名叫区佳阳,是土生土长的广州女孩。 今年4月,有报道称广州拟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海心沙周边和白鹅潭地区光亮工程。这一消息在网上被大量转载,很快引起区佳阳的注意。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漂亮,而是这个光亮工程“要耗多少电”。她上网查阅了许多资料,得知这一光亮工程是根据2008年《广州市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以及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设计的《广州市珠江两岸夜景照明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确定的。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区佳阳想到申请公开这份报告,但在此过程中几次遇到政府部门“踢皮球”:5月初去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递交了信息公开的申请,广州市建委表示,他们不是这份报告的审批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建议找广州市发改委咨询;之后,广州市发改委书面回复称,光亮工程的工作进度未到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阶段,建议向工程主管单位广州市建委咨询。对区佳阳来说,这等于回到了原点。 为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区佳阳在微博上发起了“征集大拇指撑广州建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区佳阳还给广州市发改委和广州市建委的服务窗口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带刺的皮球和硕大的鸭梨,意思是希望政府部门不要来来回回踢皮球,能够分担她追问光亮工程的压力。这一行动也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新闻现场
建委主任约见答疑,“拇指妹”感叹良性互动
7月7日下午,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主动约见了“拇指妹”。从5月17日到7月7日追问光亮工程长达51天的区佳阳,终于有机会面对面直接向建委连连发问。 尽管那份光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仍未浮出水面,但侯永铨就“为什么投入1.5亿元搞光亮工程”“光亮工程是否违背环保节能的建设理念”“1.5亿元是否由政府买单”等问题作出了答复。 侯永铨解释说,光亮工程由广州市路灯管理所和广州城投集团具体负责,原来的设想是一边进行设计方案的招标,一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市民陆续提出意见之后,市建委随即要求它们暂停设计招标,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来后再按程序实施。“现在已经组织了十多位专家编制报告,完成后就可以公开。”侯永铨的“答疑解惑”得到了区佳阳的认可。 区佳阳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次良性互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我了解到他们的确很关心光亮工程带来的影响,并且做了大量论证工作。” 对区佳阳的“另类”问政方式,侯永铨表示:“这体现出社会与时代的进步,也对我们改进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网民不是处于麻木的状态,而是以主人翁姿态关心社会的建设发展。 区佳阳说,她是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希望更多人关心环保公益事业。 侯永铨(广州市建委主任): “很欢迎她给我们提建议,但去服务部门窗口送"鸭梨"、送"带刺皮球",影响了工作秩序,这种方式有些不太妥当。” 网民热议
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对话机会
在各大门户网站、知名论坛及微博上,“拇指妹”的行动受到网民广泛称赞。不少网民纷纷转帖评论说,“喜欢这个姑娘”“年轻人好样的”“80后、90后也快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了”等。尽管也有一些网民质疑其中有炒作嫌疑,仍有大量网民力撑“拇指妹”坚持到底。 网民“阿栋”说:“现在年轻人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日常琐事,他们严肃地关心起城市公共事务,继承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具有更强的权利意识,在表达方式上也更为直接和有冲击力。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他们进行对话。” “很多人问我做这些事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我很想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去做呢?”已在一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找到工作的区佳阳说,大学期间她就对旧城保护、维护妇女权益、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一直比较关注。 “拇指妹”(区佳阳): “做这件事是希望青年人不要老是停留在茶余饭后上网抱怨、发牢骚,而要用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做些事。” 专家评说 要切实解答民众疑惑,更要形成完善长效机制 面对像“拇指妹”一样具有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新生代青年不断涌现,专家认为,“拇指妹”等新生代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社会建设发展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成为公共政策制定吸纳民意的新渠道。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说,这些新生代发起的公益性倡导活动,形成了广而告之的“附议”,“一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会被采纳,但当发起人发出倡议、转发人以各自的方式附议,就意味着这些意见要提上议事日程,进入讨论阶段”。 同时,对于广州市建委主动约谈“拇指妹”的做法,专家建议,要切实解答民众的疑惑,不能只满足于个案式的答疑解惑,更要形成和完善长效机制。 “这些年轻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平台的表达与传播。这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加强公众参与、公民表达、公共意见整合,以及拓展和畅通政府吸纳民意的渠道与方式,带来了新启发与新课题。”郭巍青说。 (来源:羊城晚报)
今日热点 教育新闻 | 教育社区 | 教育首页
中国十大校花集锦
新闻资讯
老师编暑假作业变身天龙八部 教育部开通新生资助热线
“万里学院短信事件”的真相 高校"点招"交易内幕(图)
快进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 卫校学生为干尸造型拍照
探访最美丽藏区女子小学(图) 招聘外语留学编辑 实习生
教育名人微博推荐
关注搜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