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航直升机运送救灾物资和伤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22上午11时49分,总参陆航某团参谋长陈伟驾驶的搭乘有3名伤员的运输直升机在穿山越岭飞行两小时20分后,稳稳降落在成都郊区某军用机场。至此,解放军陆航部队累计出动直升机1263架次,其中大多数任务量是在地形环境和气象条件极为复杂的超飞行条件下完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14日晚,总参谋部火速增派直升机飞赴灾区救援的命令下达后,全军各陆航部队连夜从多个方向调集运输直升机91架,15日在成都地区准时集结。此后,在全军陆航抗震救灾指挥协调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任务部队迅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全面展开了勘察灾情、空投救灾物资、输送救援专家和转运危重伤员等救援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汶川等地震灾区本身属于高原地形,加之震后山体滑坡严重,导致陆地无法通行,特别是大量偏远村寨交通完全中断,已经成为“孤村”、“孤寨”。因此在重灾区紧急救援行动中,唯有直升机可以发挥装备的独特优势,将救灾物资直接送到灾民手中并把伤员及时转运出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负责组织协调全军陆航部队抗震救灾任务的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告诉笔者,这是我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组建22年来,在执行同一急难险重任务中,集中动用直升机架次最多的一次,也是飞行环境和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5日,全军6个方向的陆航部队大机群挺进汶川灾区的途中,总参陆航某团机群突遭巨大云团,机窗外白茫茫一片,危险随时有可能发生。然而,为了不因返航而耽误救援时间,紧要关头,多为20多岁的年轻陆航飞行员在老飞行员带领下,果敢地向一个又一个云洞扎了进去,在绵延数公里的云层中开辟了一条惊险航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在仅有300米空域的峡谷中营救9名被困7昼夜的危重伤员和年迈老人,总参陆航某团团长蔡有固冒着巨大风险,在单侧轮悬空状态下,将直升机悬停在崖壁一侧的小山坡上,灾民得以顺利转运出峡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