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摘自黄时明先生长篇纪实著作《逐浪湄河》。黄时明先生现年81岁,出生于柬埔寨金边,原籍是广东普宁人。书中主人翁常修文,写的实际就是其本人的亲身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链接: tujian.org
《逐浪湄河》书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卷八分钟《逐浪湄河》(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边长大 西贡读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被祖国情报部门选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年秋天,我,一名出生在金边、曾在西贡读书、1950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华侨——常修文,突然被党组织选中,奉命加入中国的隐秘战线,参与境外情报搜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接到组织调令,我既兴奋,又紧张。即使在刚刚踏入隐秘战线的那一刻,我也能够大致猜测到这种工作的艰难性和危险性,但我更加明白:一个革命者,必须随时随地听从党的召唤,无论将来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要坚持到底,战斗到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集中训练 奉派出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潜回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和妻子接受了高强度的培训。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紧张的学习是我无暇分心考虑未来的工作。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为了我的工作方向,组织上曾有不同意见:有人主派我到南越工作,因为那里的工作更需要我;也有人主张我返回柬埔寨,因为我对柬埔寨的情况更熟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9年元旦后,领导找我谈话,发布了派出命令:目前,有关越南南部的情况,主要依靠一些从南越出来的人提供,质量不高,来源不够稳定。我们希望派遣自己的干部进入越南南部地区,并在当地立足扎根,以便搜集第一手资料。派出之后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突破越南统治禁区,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tujian.org
我和妻子一起迈出国门,在香港停留了几个月,办妥了各项手续。为方便工作,根据组织上的要求,我妻子暂时留在香港。1959年3月,我由香港乘坐法航班机,前往我的第二故乡——金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我的全家都在金边,因此,我很快就在金边站稳了脚跟。根据组织要求,我还必须进入南越的西贡,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1959年的夏天,我进入越南南部的“敌占区”展开了工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办一个合法的身份证。 tujian.org
进入西贡,随处可见咄咄逼人的美国军事机器:美式战车、运兵车,大摇大摆的在南越的街道上穿梭奔驰;美国人驾驶的喷气式战机突破音障发出的巨响,常常警醒梦中的南越居民,这使得美国军队尚未正式介入越战,但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美国军队,已经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