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边走边端着机枪扫射基本上是拍电影,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机枪需要步兵老实地站在队里射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陆军目前正准备再次购买4600支MK19榴弹发射器和29900支12.7毫米班组支援机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7毫米班组支援机枪,是美国已经装备了70多年的M2勃朗宁机枪。机枪在近代战争中,绝对是名留清史的 “大杀器”。1893年,罗得西亚用50名步兵和4挺马克沁机枪,轻松击退了多达5000名祖鲁人的进攻,战场上留下了3000具尸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会战,德国人用马克沁MG08机枪向40公里外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6万名英军伤亡。到战役结束时,英法联军阵亡61.5万人,德军阵亡65万人,这样的战果,全拜德军使用的机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枪是步兵的武器之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部队里待过的人,大多听说过一句口头禅:“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对步兵而言,如果听到炮弹横空的声音,说明不是照着自己打的;但是听见机枪的声音,估计死神就在眼前。所以在步兵的武器序列里边,机枪绝对是王中之王。西方国家的步兵班火力核心就是班用机枪,两个火力小组都以机枪火力支撑,其他的步枪手则负责掩护机枪手射击。因为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好,远程射击更加稳定,可以射击步枪射程之外的目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拿破仑战争时期,伤亡率高达15%~20%;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数字变成3%~7%。机枪是改变这一死亡率的根本原因,因为两名熟练机枪手的威力,相当于拿破仑时期的一个步兵团。机枪的强大杀伤力,导致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军人彻底放弃了排方队等死的作战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枪之前的年代,面对高速冲击的骑兵,步兵几乎只有被挨宰的命运。成吉思汗凭借几万蒙古精锐骑兵就几乎扫平了半个欧洲和大半个亚洲,而机枪的出现,直接把骑兵这种纵横疆场千年的决胜兵种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训练精良的法国骑兵连冲击德军机枪阵地,不过一分钟就被彻底打光。在没有装甲防护的情况下,冲击速度再快,也躲不开迎面而来的子弹。 tujian.org
机枪被广泛应用后,才有了开发具有装甲防护武器的需求动力,直接催生了陆战之王坦克。可以说,机枪的高效杀人方式,彻底结束了以骑兵畜力为主的农业社会战争形态,开始了以引擎、石油为主的机械化战争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枪手是个体力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机枪威力强大,可是机枪手却不是好干的活儿。首先,机枪手要比一般步枪手更强健,因为机枪的重量起码是步枪的两倍,加上弹药,枪械的重量会达到15~20公斤。欧美步兵背负能力较好,所以一般步兵班会装备使用弹链供弹,并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班用机枪。这种机枪特点是火力持续性好,更换枪管方便。而我国军人由于普遍体形不如西方军人强壮,所以更喜欢装备步枪改良而来的班用机枪。这种机枪一般更换枪管麻烦,使用75~100发的弹鼓供弹,火力持续性不如西方的班用机枪,但是重量比较轻,适合东方人携带。 tujian.org
一个老练的机枪手,不会像史泰龙那样泼子弹当雨水,因为他的子弹都是自己背上战场的,而且不知道下次补充会在什么时候,每一发都很珍贵。一般来说,机枪手多半会选择2到3发子弹的短点射击敌人,有经验的机枪手的打法是3、2、 1、1、2、3(以上数字代表子弹点射数目,3就是三发点射),这样子弹弹着点最为密集,并且一组12发,打完一组可以考虑转换阵地,免得遭到敌人的反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