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9月22日电题:海上牧星人——记我国第一艘航天远洋测量船 tujian.org
吴登峰、梅世雄、钱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填补远洋航天测控的空白,我国第一艘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于1977年8月在上海顺利建成下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犁波耕浪30载。“远望一号”先后43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43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55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100%,使我国一跃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测量能力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日,记者走近被誉为“海上牧星人”的“远望一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倾听船员诉说航天远洋测量背后的故事。 tujian.org
天上一分钟,海上十年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0年5月,中国进行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远望一号”奉命赴南太平洋执行火箭落点测量和回收数据舱指挥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太平洋上,许多危险的珊瑚岛、礁从深水中突然耸起,其确切位置截至80年代仍未查明。没有一份完整的海图资料,年轻的“远望一号”船与姊妹船一起,迈出了中国远洋测量的第一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一份外国出版的海图上,“远望一号”执行任务的海区内标有密密的黑点,许多危险线频繁出现在“远望一号”的航线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射任务迫在眉睫。“远望一号”决定进行海域调查,在远离国际航线的任务海区内,开辟出一条属于祖国的“远望航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离“黑点”越来越近,“远望一号”在危机四伏的海面上小心翼翼地减速前进。每隔十分钟测一次的测深仪,不断跳跃变换着数字显示。它们不时从原航线一点点返回,又一点点前进,如同篦子般把任务海区“箅”了一遍,开辟出一片安全海域和一条3000多海里的安全航线,从而保证了火箭落点测量和数据舱回收任务的顺利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上一分钟,海上十年功。30年来,“远望一号”船员每一次都能在瞬息万变的恶劣海况下,毫秒不差地完成测控任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在即。一个热带云团悄然在“远望一号”任务海区附近生成,并加强为台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必须立即改变航线,重新选择测量点!船长刘冯生果断下令,向测量海区外突围机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面巨浪滔天,浪高七八米,20000多吨的巨轮时而被抛向峰巅,时而被摁到谷底。“保持船向、减速航行……”刘冯生驾驶着“远望一号”,成功规避台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神舟六号飞船飞经上空时,“远望一号”及时把来自指控中心的一条条指令发射向飞船,在新设计的测量点上圆满完成飞船入轨、太阳能帆板展开等测控任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