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专题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朝鲜称面临美国“三面楚歌”倍感威胁(图)
2009-05-20


朝鲜重启核计划牵动美韩神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威胁再加强制裁 韩国担忧会谈回原点

tujian.org

由于美国未能及时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朝鲜日前宣布驱逐国际核查人员,并将重新启动核设施,朝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朝鲜中央通讯社25日报道说,美军正在朝鲜半岛周围大规模集结,已完成对朝鲜发动突袭的准备。韩国媒体26日则表示,朝鲜已在全国各地部署了25处导弹基地,军事分界线附近的导弹在不到一分钟内就能攻击首尔。分析人士注意到,朝核问题的这一系列变化正好发生在西方媒体纷纷议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健康问题的敏感时刻。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朝鲜半岛未来走势的担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朝中社25日援引朝鲜“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国25日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部署了“华盛顿”号核航母。之前,美军决定向太平洋地区增派4200名士兵。此外,美国还向阿拉斯加增派了一个F-22A空军中队,在关岛增派了B-52轰炸机,上述两地是对朝鲜实施攻击的主要基地。美国通过一系列军事演习,对朝发动突然袭击式战争的准备已经成熟并且已经进入了执行阶段。该消息人士同时警告美国不要低估朝鲜军队的意志,并敦促美国放弃对朝“侵略政策”。此前,朝鲜《劳动新闻》等媒体也发表文章,批评美国“企图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击”,称美国表面上标榜对话,暗地里却开展反朝战争演习,朝鲜只能“强化遏制战争的能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朝鲜方面强硬的立场引起了韩国方面的担忧,韩国媒体更是对朝鲜的军事部署议论纷纷。据韩联社26日报道,韩国国防研究院副院长金泰宇25日在美国表示,朝鲜目前已经拥有25处可发射飞毛腿导弹和芦洞导弹的导弹基地,从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可在3-7分钟内击中韩方目标,特别是部署在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朝鲜导弹,在发射后不到1分钟就能攻击首尔,韩国正在引进的旧式爱国者导弹和海上拦截导弹SM-2等防御体系根本起不到实际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韩国国防部长官李相熹26日也表示,朝鲜将70%以上的陆军部署在前沿阵地,随时都有可能发动突袭,“(朝鲜的)军事威胁没有发生变化”。此前,韩国《东亚日报》等媒体还报道说,朝鲜最近在同中国接壤的地区出动米格-21战斗机等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从8月11日美国没能将朝鲜从“支恐”名单中删除后,此前曾迎来巨大转折的朝核形势就不断恶化。朝鲜宣布有步骤地停止核去功能化,修复核设施,拆除监视设备和封条,驱逐核查人员,并将于下周重新启动再处理设施。美国总统布什23日在联大发表讲话时,呼呼国际社会加强对朝鲜的制裁。《华盛顿邮报》25日也发表社论,敦促美国重新向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对于目前的形势,前美国白宫亚洲事务助理维克托·车向《朝鲜日报》断言:“六方会谈外交已达到潜在的临界点。”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26日也表示,朝核谈判目前不仅没有进展,而且很有可能会回到原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多内容阅读登陆环球网(http://www.huanqiu.com/)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官兵立下军令状 武警北京总队奥运安保准备
    ·台军营附近黑帮泛滥 校门发申请引少年加入
    ·媒体揭秘奥运安保中国陆海空三军部署
    ·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在海上完成设备精度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