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网9月28日电 北京时间9月27日晚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运行到第31圈时,飞船搭载的伴随卫星被成功释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伴随卫星被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在距飞船1公里范围内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像,约40分钟后,存储图片将通过测控网传到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北京飞控中心通过对星上下传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生成变轨参数后注入伴随卫星,控制其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从卫星释放到实现伴飞,预计将在10天内完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伴随卫星是指伴随在另一航天器附近作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伴随卫星大都具备一定轨道机动能力,它往往以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飞船或大卫星等大型航天器作为任务中心或服务对象(简称主星),与主星按照一定的空间相对构型共同在轨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伴随飞行技术是国际上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国外已有多个研究和发展计划,如德国的Inspector计划、AERCam微纳卫星、美国的XSS飞行器、Livermore微小卫星等。1997年首先实现了Inspector卫星由奋进号航天飞船发射,并实现绕飞。现已有多颗类似的伴随航天器发射上天。 tujian.org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今日对神舟七号伴随卫星试验进行了解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试验任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神舟七号飞船上中国首次开展了航天器平台在轨释放伴星,以及伴星的伴随飞行试验,任务目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试验和验证伴星在轨释放技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伴星释放后对飞船进行照相和视频观测; tujian.org
(3)在返回舱返回后,由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择机进行对轨道舱形成伴随飞行轨道的试验,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拓展空间应用领域,奠定技术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试验任务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