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伊尔-76运输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了两国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3次会议,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标志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在经过3年的沉寂后开始重新活跃,这也引起了外国媒体对中俄军事合作前景的广泛关注。 tujian.org
中俄军事合作重新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月10日,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来到北京展开其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行程。引人注目的是,谢尔久科夫在访华期间除与中国军方高级领导人举行会谈外,还同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共同主持召开了两国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3次会议。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此类会议已有数年没有举行,上一次会议是2005年在俄南方旅游城市索契召开的。因而,此次会议被普遍认为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及现实意义,标志着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开始进入新的活跃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两国高层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谢尔久科夫来北京前,曾专门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分别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过磋商。俄国防部长此次访华还得到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合众国际社声称,中俄围绕采购38架大型飞机的问题迟迟未能解决,是导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陷入暂时停顿的重要原因。该社声称,在2005年中俄达成协议,中国准备从俄罗斯进口30架伊尔-76运输机和8架伊尔-78加油机。但随后俄方坚持认为,无法以2005年的价格向中国提供这些飞机,引起中方不满,也造成了双方的军事合作迟迟无法推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新社报道称,随同谢尔久科夫访华的苏霍伊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米哈伊尔·波戈相在会议召开前曾对媒体表示,“会议将极大推动现有合同的实施,并达成新的合作项目。”俄新社认为,这暗示着双方将重新恢复执行大型运输机以及空中加油机的合同,并可能研究讨论俄罗斯在华生产俄飞机以及在这方面扩大合作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