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河口12月18日电(记者李建敏 黎云 朱映涛)在中越边境的云南河口口岸,越南边民通关不是用走的,而是用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天早晨8点还没到,等待通关的越南边民早已排起了长队。8点一过刚一放行,只见他们挑着担子、扛着麻袋、提着竹篓、拎着包裹争先恐后地跑向中方的联检大楼,跟在后面的是推着自行车、三轮车和平板车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办法,到中国做买卖的人太多了,跑得慢了,就得在联检大楼排很长时间队。”23岁的越南小贩裴文生操着流利的汉语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越南边民大多是来河口县城这边摆摊或者进货的。当地人介绍说,早上一般会有几千越南边民在排队通关,这种跑着通关的局面要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边好挣钱,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百元,相当于越南办公室工作人员一个月的收入,甚至还要多一些。”裴文生说。他来自越南河西省农村,在河口做生意已经3年了,主要卖一些越南特色的小商品,如象牙制的小饰品和吊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对而言,中国边民去河口对面越南老街省省会老街市的就少一些,但也并不是所有口岸都如此。在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口岸,早晨中国边民通关去对面芒街市的人数就明显多一些,虽然用不着跑,但也是大包小包、行色匆匆,他们相当一部分是在越南开店做生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中越边境的各个城市,边贸都相当繁荣,很多商铺门上都挂着印有中越两国文字的店牌,摊上摆着中国的古玩,越南、缅甸的玉器和法国香水,令人目不暇接。清晰的普通话中夹杂着外人难以听懂的云南、广西方言以及全国各地方言,再与喃喃的越南语交织在一起,虽然繁杂,但听上去却很和谐。 tujian.org
而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两国边境的战事,双方边民均予以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老百姓不关心政治,只做生意,友好往来才是最重要的。”在芒街市租店铺做服装生意的中国边民卢女士说。 tujian.org
的确,和睦相处不仅仅是中越两国普通老百姓的共识,对驻守边境的双方军队来说也是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巡逻时遇见对方士兵时,我们会友好地相互打招呼。有时用手势比划,有时说一些简单的英语、汉语或者越南语。大家偶尔还会在一起抽烟、吹牛(即聊天)。”负责驻守老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边防某团八连政治指导员白建明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定期与不定期的会谈会晤机制早就在两国边防部队之间建立起来,这意味着两国士兵或者边民在边境地区如果有什么纠纷,他们都会相互先打个招呼,然后开始进行会谈会晤,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上来就动刀动枪,激化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谈会晤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是双方边民的‘五过’行为(即过伐、过猎、过耕、过林、过居,这里的“过”指“过境”)。也有纯属礼尚往来的礼节性会晤,比如10月1日国庆节,我们就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庆祝。”云南省军区边防某团团长刘建宝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谈会晤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缓解了矛盾,增加了双方互信。而这种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中越友好关系的大背景。”他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