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林海雪原》中滑雪攀山的战斗部队其实源自海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说《林海雪原》中描写的那支英雄部队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谁会想到这支部队曾经是八路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呢!它的来历还要从1944年发生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的一次汪伪海军起义谈起。 tujian.org
刘公岛位于山东威海东部5公里的海面上,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1940年,汪伪海军部成立的威海要港司令部就设在刘公岛,司令为海军中将鲍一民。该司令部直接指挥华北各地伪海军。岛上共有500余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加强对威海卫汪伪海军的控制,日军在要港司令部内设立了辅导部,一方面掌握着司令部的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对练兵营的水兵、轮机等科目进行辅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伪军的投诚、起义事件不断发生,刘公岛上的日军加紧了对伪海军的控制。他们把辅导部设在岛上一个制高点的一幢豪华的英式别墅内,这幢别墅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它居高临下,可以俯视要港司令部、练兵营、栈桥、码头以及海上舰艇的活动情况,监视着伪海军的一举一动。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对伪海军的行动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日军的控制和监视下,以鲍一民为首的伪海军军官对日军的旨意唯命是从,而对伪海军士兵,却进行严酷的压榨和盘剥。他们从士兵身上搜刮钱财,打骂、侮辱士兵的事情司空见惯。海军士兵对这些家伙恨之入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4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各战场已开始了局部反攻,胶东军区从8月到10月,连续发动了夏季和秋季攻势,攻克日伪据点124个,前锋直逼烟台、威海等城市,日伪军在八路军隐隐约约的炮声中,惶惶不可终日。在刘公岛上,日军过往的军舰多了起来,时常可以看到舰上有十六七岁的小鬼子;日军还把提督府门前的两门炮拆下带走,这说明日军的兵源和资源都已经枯竭。岛上的伪军官们也感到一种不祥的预兆,开始为自己考虑退路,他们不断将岛上的财物托“海祥”军舰南运,为将来逃跑做准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时,在刘公岛上受压迫最深的练兵们,已经意识到日军将面临失败的结局,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起义。他们的领导者是练兵营卫兵队少尉队长郑道济。郑是山东烟台人,生于1908年,毕业于葫芦岛航警学校,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在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教导队任中尉队副。“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海军南撤,他没有随队南下,留在胶东加入了国民党山东独立旅姜黎川部,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后因看不惯姜部的领导作风而离开。1942年秋,他到刘公岛加入了汪伪海军,其目的不是为了卖身降日,而是寻找暂时存身之地,等待时机,施展抱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