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1948年来到中国,60年来,作为农业专家,她几乎一直都是在与奶牛打交道中。不过,这位见证过整个新中国政治寒暑的老人,却从来没有加入中国国籍。因为吸引她的是“中国革命”,而非“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8年来的,60年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农机实验站的平房里,87岁的寒春计算着她在中国的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暖风从空调里吹出来,缓和了北京深秋的凉意。“她可怕冷了。”保姆老欧推门进屋,看见一身棉装的她仍抱着取暖器缩成一团,顿时乐了。 tujian.org
在贴身照顾她的老欧眼里,一直爱好滑雪、爬山的寒春,现在的乐趣只剩下与老友相聚在常去的那家俄罗斯餐厅,在苏联民歌声中聊着过去在陕北的往事。她也乐于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的“进步学生”,为他们讲述革命家史。 tujian.org
直到去年,她才勉强同意简单装修一下简陋的平房。那张出现在多部纪录片里用砖块垒成的写字台,在被使用了25年后终于退役。2002年,发现这里“所有的家具至少有30年历史”的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小心翼翼地问寒春为什么不换一张桌子,后者不屑地把头扭向一边,“那个桌子很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便在那时,这位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奶牛饲养专家、被老友魏巍称为“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美国人,还在强迫自己学习操作新的电脑软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时她已经开始“知道自己反对什么,但不知道自己爱什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USA11002110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中国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她的ID印在了极具纪念意义的首张中国“绿卡”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位见证过整个新中国政治寒暑的老人,认识包括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内的多位国家领导人,却从来没有加入中国国籍的打算。“没这个必要,”她的儿子阳和平强调,吸引母亲的是中国革命,而非中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1980年撰写的文章《幸福何在?——与青年们谈心》中,寒春谈到她理解的“中国革命”:站在人民之中,与大家一起改造整个社会,用双手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而富有的新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至少在来中国之前,这还没有成为她的认识。寒春,英文名Joan Hinton,1921年10月20日出生,美国芝加哥人,曾是一名核物理学家,是美国陆军部研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武器试验室做费米的助手。1946年,在给已经身在延安的男友阳早写信时,她还在大谈“黑洞”理论,而对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同年发表的“铁幕演说”也不大感冒。阳早,英文名Erwin Engst,1919年出生,美国纽约人,康奈尔大学农牧专业毕业。1946年受斯诺《西行漫记》的影响,来到中国延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好大一个太阳,特别刺眼,好家伙,那个威力??”寒春这样形容她看到的,自己参与研制的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这时的寒春认为“只有从事这种纯科学研究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而“对于社会上的生产实践,觉得没意思,太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她惊讶地发现,不到一个月后,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被投向日本的广岛、长崎,造成10多万平民的死亡。在会议室里看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实况电影,当那黑色的蘑菇云翻滚着上升时,她身后的一个科学家轻轻地说,“那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阳和平开玩笑地说母亲“是被原子弹炸醒的”。深感自责的寒春事后曾与同事来到纽约,成功游说政府制定法律,将核能由军用改为民用,但她很快意识到军队才是具有可怕力量的社会“黑洞”:她们的科研经费全部由军队提供,研究成果最终也被军队拿走。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