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印战争故事:中国士兵打到印度的大平原时惊呆
2009-05-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印军在撤退途中遭到伏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长达千年的中印关系史上,“99.99%都是友好交往的,只有0.01%是不愉快的…”(温家宝语)。不过,外交部解密的第三批档案中,恰好涵盖了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这次“边界上的不愉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印边界反击战,中国是胜利者。据说,因为反击进展顺利,奉命实施纵深处穿插、远距离迂回的一队中国士兵打得兴起,只管往前冲,收不住脚了。突然,冲在最前面的几名士兵目瞪口呆地站住不动,不敢往前冲,后面的人上来一看,也大惊失色。“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呢?”原来,冲过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放眼望去,前面已经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了。一名士兵小心翼翼地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打到美国去了?”指导员毕竟见多识广:“你知道个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冲,你就掉进印度洋了……” tujian.org

这当然是个 “笑话”。不过,这则真实的笑话仍然深刻反映了1962年10月厚重的历史背景:1962年的10月,中国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那时候,蒋介石不断高喊要趁机反攻大陆;那时候,中苏“友好”也早已转为 “龃龉”;那时候,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中印关系上,都站在印度一边;那时候还有趾高气昂的印度尼赫鲁政府,尼赫鲁对印度疆土的胃口之大,甚至超出了英国殖民者。

tujian.org

查阅档案可知。1962年10月10日上午,印军入侵中国扯冬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打死打伤解放军11人。20日凌晨7时,印军的进攻规模更趋扩大。也就是在这一天(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从东西两线进行猛烈还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反击战出奇地顺利 tujian.org

或许是此前中国军队受够了“窝囊气”,或许是印度军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敢于突然发起反击。总之,中国军队的反击出奇顺利。某部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队,硬是在邦迪拉山口,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多名印军。还有一支中国军队一路向南穿插,打到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跑得还快。在印度人惊讶的注视下,他们一枪不发,穿小城而过,掉了个头,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边界上的反击战进行了一个月,印度政府已开始准备“全国总动员”,并求助美国出兵直接干预。可是,11月21日,中国军队突然停止前进……查阅档案可知。中国外交部此时宣布:自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注意,这里说的是1959年的 “实际控制线”。因为边境的短暂“不愉快”,中国军队俘虏了印军准将以下7000多人,而中方“无一人被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交部解密档案显示:1962年11月11日(反击战尚未宣告结束),一份报告说:一名被俘的印度军官,对于“战俘营”的称谓表示不满。他说,“中印之间未宣战,我不是战俘”。外交部等单位为此向高层提出,鉴于印度战俘分别被我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关押,考虑到他们的“牢骚”有一定道理。因此建议我军的印军战俘营——对外改称为 “中国西藏(或新疆)边防部队印度军人收容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美军在巴格达地区逮捕4名什叶派武装组织成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