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目击者称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了至少四波空袭
2009-05-21

据英国媒体28日报道,以色列军方27日对加沙地带的警察局和安全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截至目前已造成数百人死伤。当地的一位目击者称,以军27日共发动至少4波空袭,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几乎所有设施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后,加沙红十字会官员穆罕默德-帕尼尔和其他医疗人员紧急赶往现场,参与了对受伤人员的整个营救过程。穆罕默德-帕尼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色列军方的空袭行动是从当地时间27日上午11时30分开始的,当时共有超过50架战斗机以及攻击直升机飞临加沙上空,针对50余处重要目标投下约100枚炸弹和导弹,哈马斯武装的营地、训练营以及办公总部都在这次袭击中被毁。穆罕默德-帕尼尔说,大约30分钟后,以色列军方又对加沙地带发动第二波空袭,这次出动的战机约有60架,袭击的哈马斯目标超过60个,主要是哈马斯武装的火箭弹发射基地以及武装仓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穆罕默德-帕尼尔对记者表示,仅在这两波空袭行动过后,加沙地带就有近200人死亡,另外还有数百人受伤,死伤者中包括多名妇女和孩子。当地时间27日晚,以色列战机又对加沙地带北部地区发动两波新的空袭,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几乎所有的安全机构都在空袭中受到破坏,死者中还包括几名哈马斯安全机构的高级负责人。帕尼尔说,空袭行动还造成大量巴勒斯坦的无辜平民死亡,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血腥的一天,到处都是炸弹摧毁房屋引发的黑烟,幸存者在不停地哭叫呼喊。帕尼尔说,加沙遭袭的多个区域都出现了长时间的停电,营救人员们用手电筒四处寻找幸存者,但对于受伤者他们只能进行最简单的包扯,因为当地的医院由于停电而无法进行任何手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色列国防军27日发表一份声明称,以军将继续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采取行动,直至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停止针对以色列的袭击行动。以军在声明中强调,作为加沙地带控制者,哈马斯须对当地人员发动的袭击行动和以军采取的报复行动负责。以方今后将继续采取必要行动,直至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停止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以总统佩雷斯在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制止哈马斯等武装组织针对以色列的袭击行动,但以方并不计划再次占领加沙地带。以军空袭行动结束后,巴武装人员向以南部地区发射了火箭弹。由于担心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会发动大规模报复性袭击行动,以安全部门已宣布以南部地区进入最高级别警戒状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多个城市的巴勒斯坦人27日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当天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空袭。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上千名当地居民自发组织在市中心游行抗议。他们挥舞着巴勒斯坦旗帜,愤怒地呼喊着口号,要求以色列方面结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在拉姆安拉进出耶路撒冷的卡兰迪亚检查站,众多巴勒斯坦人聚集在此,向检查站的以色列士兵一边呼喊口号一边投掷石块。在西岸城市希伯伦,当地居民集会游行并与以色列士兵发生冲突。他们向以军投掷石块,以军则向人群发射多枚催泪弹企图驱散人群。(萧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美军在巴格达地区逮捕4名什叶派武装组织成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