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海军编队正式远征亚丁湾海域,执行国际反海盗任务。对于这次非同寻常的远航,中国海军和国防部在23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充满了自信,而这一自信源自中国海军编队先进的武器装备,高素质的人员,充分的准备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支持与协助意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驱逐舰火力很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远赴亚丁湾海域担负护航任务的我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2架直升机,配备的武器有舰炮和导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我海军编队的组成,各驻华媒体的记者和国际权威军事研究观察机构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海口”舰(编号171),过去外界对其知之甚少。国外一些媒体报道说,“海口”就是中国军事迷称的“中华神盾”舰,是中国海军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现属南海舰队。“海口”舰排水量约7000吨,航速约30节,装备有2座4联新型反舰导弹发射架,2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1座100毫米单管隐身主炮,2座国产7管30毫米近防炮,4座多用途发射器,2座三联鱼雷发射管,搭载1架“卡-28”反潜直升机。台湾《尖端科技》杂志称,“海口”最大的亮点是舰对地战术巡航导弹,这种国产战术巡航导弹性能和美国“战斧”差不多,射程约2000公里,采用卫星导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海口”舰这次远征亚丁湾,不少军迷们都认为,经过三年服役的磨练和多次实弹演练,表明我们的新型驱逐舰已经走出了试验装备阶段,完全具备了初始战斗能力,并且还具备了国产第一代舰载区域防空能力。“海口”舰是近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论坛热议的焦点,多数人认为,该舰远航是该级舰远洋能力的首次考验和与其它舰船作战匹配能力的集中检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补给舰像海上基地 tujian.org
由于此次海军远洋护航任务持续长达3个月,直线航程接近6000海里,如何保障中国舰队的补给成为各国军事界关注的焦点,因为远洋舰队的补给保障是一个国家海军是否成为“蓝水”的基础。这次随同舰队出航的是“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该舰是我海军第一种具备舰艇夜间航行补给能力的综合补给舰,2003年7月1日黄埔造船厂下水,2004年4月服役,编入南海舰队,舷号为8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