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远洋船队规模世界第四 三分之一途径亚丁湾
2009-05-21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冬日的三亚阳光明媚,暖意融融。12月26日下午,载有800余名官兵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3艘军舰,缓缓离开码头,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中国军队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欢送仪式上致词,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出席仪式并致欢送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胜利说,这次护航任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军队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安全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盛霖首先代表交通运输部、中国航运界及全国所有海员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海军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向全体出征的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盛霖说,我国是贸易和航运大国,外贸运输90%以上依靠海运,目前从事国际海运的船公司有260多家,挂中国旗和我国实际控制的远洋船舶3300多艘,船队规模世界排列第四,并拥有40万名远洋船员。我国每年约有1000多艘商船通过亚丁湾经苏伊士运河前往欧洲。最近一个时期,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事件频发,对我国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审时度势,决定派出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保障我国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安全的重大决策,是依据国际法有关规定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行使权利、履行责任的正义之举,也是对我国远洋运输船舶、广大海员和渔民最切实的关怀和最有效的保护。我们坚决支持中国海军采取的保护中国商船运输安全的护航行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盛霖表示,远涉重洋执行海上护航是一项艰巨、光荣、复杂的使命,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海军将士们一定能不辱使命、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这次护航任务。交通运输部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全力地服务好这次海上护航行动。最后,李盛霖再次向参加护航任务的全体官兵们致以崇高的致意,并预祝他们圆满、顺利地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tujian.org

据介绍,此次护航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我国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护航行动将以伴随护航、区域护航和随船护卫等方式进行,不上岸执行任务。参加护航任务的3艘舰艇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武器装备性能先进的现代化军舰,具备了长期执行远洋非战争军事任务的能力。编队由“武汉” 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以及2架舰载直升机等组成,共800余名官兵。护航舰艇编队将经南中国海,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 预计10天后抵达任务海区,总航程4400多海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军报透露:歼-10所配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
    ·《集结号》在台湾大受欢迎:国共内战解放军
    ·美军在巴格达地区逮捕4名什叶派武装组织成
    ·中国驻西沙部队有望告别蔬菜靠大陆补给的历
    ·欧盟舰队下周起将在索马里附近海域打海盗
    ·驻伊美军F-16战斗机起飞时着火 飞行员逃离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